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http://m.39.net/pf/a_5863544.html
第期
特点:清热解毒,清肺祛热,为治咳良药。
性味归经:辛、微寒。入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用于各种实热性的痈毒肿痛,肺痈,肠痈,痰热喘咳,热淋,热痢。外用外阴湿疹,阴囊湿疹。
用量:10——15克。
应用体会
(1)小儿咳喘。可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车前子。
(2)支气管扩张,咯血,可用紫菀汤加鱼腥草。
(3)慢性支气管炎,可用小青龙加石膏,鱼腥草。
(4)肺痈,可用苇茎汤加鱼腥草。
(5)久咳,可用人参五味子汤加鱼腥草,淅贝,丹参。
(6)肠痈。可用大黄牡丹方加大血藤,败酱草,鱼腥草。
(7)阴囊湿疹,可用辜老白矾苦参汤加鱼腥草外洗。
(8)慢性鼻窦炎,可用辛夷散加鱼腥草。
(9)抗放射性损伤。常用鱼腥草当茶饮。
(10)湿热淋症,可配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
(11)妇女外阴瘙痒,单味鱼腥草煎汤熏冼。
(12)急性肠炎,可用鱼腥草,芦根,厚朴,地锦草相配。
(13)慢阻肺,可用鱼腥草,川芎,红花,当归,黄芩,桃仁,生地,赤芍,丹参,桑白皮,百部,大黄相配。
(14)小儿荨麻疹,可用鱼腥草,地骨皮,马齿苋煎水外洗。
(15)连花清瘟胶囊的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杳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药理研究:鱼腥草有抗菌,搞病毒作用,能得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利尿、抗肿瘤和抗辐射作用。
鱼腥草与马齿苋应用:二者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用于热毒疮疡。鱼腥草辛,入肺经,清热解毒,消痈肿,用于各种实热痈毒肿痛,如肺痈,可用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小儿肺热咳喘可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马齿苋酸,入心,大肠经,清热解毒,治痢,疔疮,如治痢疾,腹泻,可用葛根芩连汤加马齿苋,白头翁。治热毒疮疡,可用马齿苋外敷。
病案:林某某,63岁,海南海口籍。患者因“咳嗽三周余”于年12月11日来我科室就诊。
一诊:(年12月11日):患者自述三周前因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等感冒症状,自服维C银翘片后热退,但出现咳嗽气喘,遂来我科就诊,刻诊:无恶寒发热,但有咳嗽咳喘,昼轻夜重,夜不得寐,痰粘难咳,色黄,咽干咽痛,纳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脉浮数。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咳嗽(肺热)。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中药以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2袋杏仁2袋石膏2袋甘草2袋枇杷叶2袋车前子2袋鱼腥草2袋共4剂,日1剂,温水冲,分两次服用。另用双商(少商、商阳)放血,日1次,左右交替,连续4日。
二诊:(年12月14日):患者自述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咳痰减少,已无咽喉痒痛症状,舌红苔黄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3剂。
三诊:(年12月17日):患者自诉仅晚上偶见咳嗽,咳痰,夜晚可以安睡。舌红苔白,脉细。中药以桑芩颗粒加减:桑叶2袋白前2袋百部2袋僵蚕2袋甘草2袋。共4剂,日1剂,温水冲,分两次服用。
四诊:(年12月21日):患者咳嗽病情基本痊愈,嘱其调饮食,慎起居,多休息。
按语: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常用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者。本例病人因感受风寒而出现恶寒发热等外感风寒表证的症状,如及时就诊,对症用药即可痊愈。但病人自服治疗风热外感的VC银翘片,导致外寒未解,入里化热,进而出现咳嗽咳喘等肺气失宣等表现,故选用经方麻杏石甘汤加减,仅七味中药,即获显著疗效。同时针对肺热而出现的咽干咽痛的症状,配合双商放血,体现了针药结合的治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