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乐编辑/菩宁堂国医班
夏季天儿热,温度高,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出汗。
适当出点汗其实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出汗,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
但是,有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和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的还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了。
这种因为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需要各位引起重视,适当吃些中药也是很有必要的。
出汗多一般有两种情况
1
自汗(在清醒时出汗)
以自汗为主,出汗部位多为头部、躯干,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周身无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手脚不温等症状,此为气虚,治疗宜益气固表止汗。
调理方案:菩宁止汗茶
方黄芪:固表止汗党参:补中益气
解白术:健脾益气、止汗2
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
以盗汗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五心烦热、两颧红赤、骨蒸劳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状,此为阴虚,治疗宜清热养阴敛汗。
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3
气虚、阴虚兼有
有一些老出虚汗的患者,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此为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
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自汗盗汗,如何护理和预防
一般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经过治疗,合理用药调理,大多可在短期内好转甚至治愈,伴见于其他疾病的汗证则要着重针对原发病治疗,待原发病好转汗证才减轻或消失。患者应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受到风寒;汗出后要及时擦干,出汗严重者应常备更换内衣,保持清洁;出汗过多致津伤气耗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易消化的营养食物。要预防忧思过度,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愉悦;适当锻炼,劳逸结合,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
往期回顾
现在对付“肩周炎”,比冬天灵十倍,可不要错过了!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三七粉的吃法、功效、禁忌、适用人群、鉴别方法!
“祛湿黄金”茯苓,做成这些食物健脾助消化,在家就能自己做
腿上出现这个东西,真要小心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