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在透皮技术治疗小儿咳嗽的心得

概述:咳嗽、发热、腹泻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因此咳嗽是常围绕医生心头的词语。而祖国中医药学对咳嗽确确切切有优势,如中药治疗咳嗽的宣降、清热、燥湿、健脾、润肺、敛肺等作用往往是西药所不能达到。当然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我常在麻黄、杏仁这一对中药的基础上随证加减,若辩证得当,往往一贴而愈。

处方用药:麻黄、杏仁各等份,若寒中者加细辛、半夏等;若热重者加石膏、酒黄芩、地龙等;若伴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花、苍耳子、蝉衣等;若湿重者加白术、苍术、茯苓等;若阴虚内热加桑白皮、地骨皮等;若气逆而喘者加菜菔子、白芥子、射干等;若大便不通者加瓜萎、菜菔子等。用药时随证取等份共3克,加蜂蜜或甘油货鲜竹沥再加透皮液调匀,取膻中、肺腧、大椎、神阙之一穴位贴敷。一日一贴,每次贴敷时间不超过12小时。少则一贴,多则六贴治愈。

方义:麻黄味辛性温,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宣通肺气,止咳定喘;杏仁味苦性温,色白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

典型病例:张某,女,2岁2个月,“以咳嗽、发热伴流鼻涕3天”为主诉来我站治疗。患者到我站前曾在某诊所输液治疗,证未减反加重。辰下证:37.8度、神清、厚衣而不见出汗、咳嗽咳痰、流清水鼻涕、舌淡苔白、指纹紫、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拟麻黄、杏仁、细辛、辛夷花、苍耳子、甘草各等份共取3克加甘油和透皮液调和贴膻中穴。几日后患者家属自己感冒来诊,其就诊时说:“上次孩子贴的药才贴了5个小时就掉了,可是咳嗽、发烧也好了,很神奇哦!”。

体会:很多人说中药起效慢,其实中药效果真不慢,关键要辩证准确,药用精深。个人运用中药透皮治疗咳嗽少说也有例了。回顾以往贴敷效果欠佳的病例,往往是自己辩证不当,用药配伍单一。当然最主要是自身中医基础不牢固,就现在我也有很多咳嗽没贴好的,所以我现在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深感羞愧!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多交流,多思考,失败的病例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借用药王孙思邈的话“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予同仁共勉!

仅供大家参考

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gz/156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