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有妙方,业界经验,值得分享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一部分,原因是燥热伤阴,胃中津液不足,肺受燔灼,肾不纳气,而症见多渴善饥,皮毛不泽,消瘦乏力,小便频数,尿有脂液。根据症状特点可分上、中、下消。上消又称膈消,多饮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中消又称胃消,多渴喜饮且能食,小便黄,病为热中;下消又名肾消,病在下焦,尿如膏油状,病久则面色黧黑,形瘦如枯,小便浊而有脂。具体证型、症状见下表:

以上涉及方剂介绍如下:

1、《景岳全书》:玉女煎

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清胃滋阴。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现用于急性口腔炎、舌炎,三叉神经痛等属于胃热阴亏者。

用水煎温服或冷服。

如火盛极者,加栀子、地骨皮之属,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泽泻,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亏,因精损气者,加人参。

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有余之火为君;熟地黄补少阴不足之水,为臣;麦门冬滋阴生津为佐;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以降炎上之火,而止上溢之血为使。

2、《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

人参白虎汤(《玉机微义》卷九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知母、石膏、甘草(炙)、粳米、人参。

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上五味,以水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日三次分服。

以下为中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的医案,真的能治好!

1、施今墨治糖尿病兼高血压(气阴两伤,心肾两虚案)

症状标签:口渴乏力眩晕头痛不寐

钟某,男,24岁。

在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时已两年,经常注射胰岛素。现症为口渴,饮水甚多,全身

乏力,头晕而痛,失眠,尿多,血压为-90毫米汞柱。舌苔薄白,脉象寸旺尺弱。

辨证立法:

肾阴亏损,相火妄炎,阴损于下,火炎于上,火烁津伤,遂致口渴思饮。心肾不交,则常失眠头晕。消耗日久,正气渐衰,全身乏力之症现。寸脉旺则阳亢,尺脉弱为肾亏。当以滋肝肾之阴,消妄炎之火,养心安神并重,多服数剂,冀获疗效。

处方:

生黄芪、茯神、白蒺藜、怀山药、朱寸冬、白薇、枸杞、五味子、怀牛膝、元参、苍术、瓜蒌根、瓜蒌子。

二诊:服药十九剂,头晕痛及失眠均见好转,血压已降至/90毫米汞柱,渴饮尿多,尚未大效,仍本前法,再加药力。

三诊:前方连服二十剂,除尚觉乏力之外,诸症均减,血压恢复正常。

按:本案糖尿病而兼高血压,由于肾阴亏损,致使相火妄炎,仿大补地黄丸方另加白薇、夏枯草清肝;五味子、沙蒺藜滋肾;瓜蒌子、瓜蒌根清热止渴。前后共服汤药三十九剂,症状逐次消除,血压也恢复正常,最后以常方巩固疗效。加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药,滋肾阴补肾阳,以求根治。糖尿病兼有血压高者,多属阴阳失调,治疗时不须专治血压,只治其本,血压多能恢复正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gz/160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