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房子请来的是药材界的重量级人物——枸杞子,他很委曲的让我们一定要给他正名,他叫枸杞(qǐ)发“起”声,不是“己”声,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念错他的名字,一定要改过来哟~
说到枸杞(qǐ),小房子就会想起童年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和爸爸出门散步消食,无意在野外发现一株野生枸杞,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这红红的小果子就是枸杞,三十天后也第一次喝到了枸杞酒……美好的童年,你们这些城市长大的娃儿哪会有这种奇遇(得意脸)。
枸杞的历史很长,他的名称由来是什么呢?具调查,杞这个名称始见于中国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收入的05篇诗歌中,有两篇以相同的两句提到采食枸杞,这就是《小雅》(左“木”右“大”音同“地”)杜》与《北门》中的“陟彼北山,言采其杞。”《诗经选注》的译文是“登上北山头,为把枸杞采”。春秋时期在民间流行的这两句诗说明了我国古代野生枸杞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早在公元前年前已经形成了采食枸杞的习俗,我国是最早利用枸杞植物资源的国家。
《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以上典籍中的记载使得枸杞悠长家史得以佐证——好老牌的家族耶!
枸杞的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
性味归经甘,平。
①《别录》:"微寒,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食疗本草》:"寒,无毒。"
入肝、肾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③《要药分剂》:"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膏、酒剂。
禁/宜人群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1.《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2.《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4.《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炮制方法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纲目》:凡用枸杞,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净,酒润一夜,捣烂入药。
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边等处。野生和栽培均有。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区也有栽培。
副作用
中国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枸杞是一种药材与滋补品,许多人用枸杞泡茶、泡水来调养身体,但是你知道吃枸杞也有坏处吗?枸杞多吃、乱吃也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脾胃虚弱、腹泻、炎症发烧的人,切莫乱吃枸杞,否则滋补不成,反而先享受了回枸杞子的副作用。
据医术记载,枸杞子“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经现代医学研究论证,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最好不要食用枸杞子。
另外,古人告诫男子“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不过千万不要拿这东西当伟哥用啊。枸杞和伟哥最大的不同是,枸杞是农家肥,见效慢,但持续力强,对人体无副作用;而伟哥的作用刚好相反。
虽然毒性药理作用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的副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安全食用。但枸杞子毕竟是药品,凡身体健康无虚证者,不宜应用,以免产生副作用。枸杞子的建议用量是每天不超过20克,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0克左右。
枸杞民间传说
有一书生体弱多病,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
正烦恼间,忽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年迈妇人,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违背尊老之道。那女子听了,嗬嗬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
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遂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头发也黑了,脸也光润了,看上去如三四十岁。我那几个儿媳妇照我说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这个小儿媳妇好吃懒做,不光不吃枸杞,连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鸡鸭鱼肉,吃出这一身毛病。
书生听了这番言语,回到家里,多买枸杞服食,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这虽然是神话传说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却是古今公认的。
来源:宁夏旅游、健康明日、搜狗百科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有偿征稿啦,详情北京中科刘云涛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