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香加皮
1药材“香加皮”品名始载于年版《中国药典》,又称“北五加皮”、“香五加皮”。在早期本草书籍中,香加皮药材一直作五加皮使用,在来源、功效、主治上这两种药未加区分,在五加皮商品的流通中,香加皮代替五加皮使用相当广泛,甚至成为五加皮商品的主流药材。
2
药物功用
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香加皮来源于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用于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又称“南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五加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神农本草经》未有记载其原植物形态,故《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五加皮”是《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五加皮还是香加皮,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Identification
药物鉴别
香加皮与五加皮同为祛风湿药,但来源、功效、应用、药理作用不尽相同。但在我国北部及南方多数省区皆把香加皮作五加皮药用。《中药大词典》亦称“本品在各地习惯作五加皮使用”。虽然《中国药典》(年版)将香加皮单独收载,以区别于五加皮,但全国使用的五加皮仍有以香加皮替代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香加皮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并且和五加皮性状特征、功效主治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历史上两者混淆使用状况长期存在。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该正名正用,严格区分香加皮和五加皮,明确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药材,不可替代混用。
两者的鉴别要点见下表。
香加皮来源为萝藦科
3
现代应用
香加皮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形式大部分是复方制剂,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其中半数左右为外用药,以膏剂为主,少量酊剂,如活血止痛膏、金不换膏、外用万应膏、追风膏等;超过四分之一为酒剂,如祛风湿骨痛酒、祛风胜湿酒、蕲蛇药酒、壮骨木瓜酒等;还有部分口服固体制剂,如舒筋活血片、透骨镇风丸、伸筋丹胶囊。由以上药品名称可看出,香加皮内服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症。香加皮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心率减慢、早博、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香加皮的毒性成分结构清楚,作用明确,因此其临床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
因香加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可以进一步寻找新的化合物和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对于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日本学者于年发现杠柳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其中杠柳苷A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香加皮水提取物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株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对于挖掘香加皮在抗肿瘤方面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于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机制不是非常明确,因此,对于香加皮应重点展开的工作是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配合药理活性筛选和跟踪,确定其发挥抗肿瘤功效的物质基础,并在实验与临床实践基础上开发新药。
总之,各位看官,北五加皮,南五加皮是两种药,虽然名称与功效相似,但科属与毒性大小不同。您要泡酒必须用南五加皮,不明白买的是哪种,最好去药房问问药师再泡酒。
”上期答案
数字1:香加皮呈卷筒状、槽状或不规则片块状。长3~10cm,直径1~2cm,厚0.2~0.4cm,外表面呈灰棕色或土棕色。栓皮松软,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或淡红棕色,有细纵纹,质地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整齐,有浓厚的香气,久嗅令人头晕,味苦,稍有麻舌感。
数字2:地骨皮呈筒状、不规则卷片状,直径0.5~1.5cm,厚0.1~0.3cm,外表面呈灰黄色或棕黄色,具纵横裂纹或鳞片状剥落。内表面呈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by.小楼昨夜东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