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美购物温馨提示今天立冬,天气开始变冷

立冬的民俗文化与养生

立冬的民俗文化与养生

一、立冬简述

(一)立冬的时与度

立冬黄经度数

立冬度数信:以九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智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年11月7日13:37:45;每年11月7日至8日期间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度

天地能量主运:立冬后九日从金炁义德收尾期转为水炁智德能量输布期

人体脊椎对应:第3颈椎(C3)和第3骶椎(S3)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实为第22个

前后节气:霜降,立冬,小雪

立冬时节,田野上农业治事的秋季作物已收割完毕,高粱玉米等都已收进仓库,农民们用来当柴烧和做肥料的秸秆干草高高堆起。特别是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北流域,基本都处于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当中。动物也已经藏起来准备进行冬眠了。

农耕文明所诞生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它建立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上,人与人在正善德的规范下合一,人与物在正善德的平等原则下合一,人与地在生养观上的合一,都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前提与基础。天人合一建立在修身内求、修身明德的前提下,冬季既是生命能量的积蓄期,也是大地休养生息的重要阶段。在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人、治人事天的中国历史中,古代皇权治理国事,历代都非常重视古代圣悊们创立的五运六炁(气)学说,依照天地阴阳能量的进退,顺应五德能量输布的周期律,重视节气能量的兴替交接转换,运用五运六炁(气)周期律指导国事与农事的治理。立冬在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古代的君王在这一天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祭坛祭祀感恩,迎接年度周期律中冬时的来临,祈愿冬时风调雨顺,避免天象灾祸。也就是表达对北方宇天肾水能量照临大地的敬畏与酬谢,虔诚地祈求水德能量的丰富与平顺。(编者注:五运六气,其中五运,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炁,概括一年季节气象变化的总称,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代表了仁义礼智信五德及木金火水土五行能量的输布流动交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各见五行特征。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来源于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修身,在慧识悊学文化中对人文、天文、地理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和总结。)

(二)立冬天气气候

立冬时节的天气气候,虽冷不寒,空气干燥,降温加快。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晴朗无风之时,还会出现一种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但是,毕竟已经进入冬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频频南侵,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也就会时常出现了。

自然界中进入冬天以后,天道输布北方智德肾水的能量给万物和人类,同样离不开以水为载体。但是水的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例如天降白雪或雨水。正常年份,华北等地的初雪往往出现在立冬前后,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天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下雨、下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形式多样,所承载的能量却并未离开五德能量中的肾水智德能量。白属金,是肺所主,金生水,雪化水,形名更深刻地表述着五行五德能量生化之理。自然界在有强冷空气影响的时候,江南也会下雪。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都显著减少,空气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

  二、立冬的民俗文化

(一)立冬补冬

从立冬节气开始,天地进入到冬藏的时节。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劳作,人们都想在立冬到来之际好好休养一下,同时也犒劳全家人一年的辛劳。所以,在立冬这一天,闽粤台等地区都有“补冬”的风俗。

中医学研究发现,随着立冬的到来,天地间天德阳炁(气)开始潜藏,天刑之阴与大地的阴炁(气)逐渐盛极,特别是在北方的广大地区,蛰虫伏藏,草木凋零,万物均趋向休止,各自以冬眠的状态来养精蓄锐,为下一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充分的能量储备。而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则通过进食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滋养身体,来调和体内阴阳,加强自身对严冬寒气的抵御能力,并为明春积蓄能量。所以,很多中药店会趁机推出十全大补汤之类的营养品,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补品,以满足人们的冬补需求。

(二)出郊迎冬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一起合称“四立”,都是治人事天的重要节日。如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古时在立冬日天子要举行隆重的迎冬仪式。不仅有出郊迎冬之礼仪,还有赐给群臣御寒的冬衣以及矜孤恤寡的制度。当朝的太史公会在立冬前三日,向天子报告立冬的日期,以使天子及时清静身心、沐浴斋戒。到了立冬日,天子率领三公九卿大夫等王公大臣到北郊六里处进行迎冬礼仪,以表达敬天爱地、尊道贵德、循时守信的诚心和礼仪。待迎冬仪式回来以后,天子还要进行赏死事(奖赏和安抚为国家出过力的军属烈属家庭),以求得社稷安稳,并且赏赐衣物,抚恤孤寡贫苦。

(三)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耳朵冻掉没人管!”所以,每年的立冬这一天,不论天南海北,还是贫穷富贵,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特别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人们,立冬日当天普遍都要包饺子吃,这不仅是节日饭,还因为吃饺子是源自于“交子之时”的传统说法。就像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更迭之日一样,立冬则是秋季与冬季两季之间的转换,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一定要吃。

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独特的饺子特色,比如东北人最喜爱酸菜馅的饺子。因为东北冬天非常寒冷,以前在交通运输欠发达时,冬天根本吃不到新鲜蔬菜,所以腌酸菜成了东北人用来储存大白菜的一种最佳方式。其制作方法简单、风味独特,而且容易保存,因此酸菜的腌制方法一直流传并延续到现在,俨然成了东北人家冬天最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腌制的酸菜吃法多种多样,而酸菜馅饺子就是其中一种特别好的酸菜主食吃法,是立冬时东北人吃饺子的必选口味,更是东北人过年时最重要的年夜饭品种之一。

此外,我国有些地区,人们在吃饺子的时候,还会配一些副食,以示美好祝愿。如同时吃豆腐,象征阖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万事如意;吃三鲜菜,则象征三阳开泰。

三、立冬的正善治养生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臓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精与神是生命体内的两端。精,滋养性命。“闭精”贵在不漏不泄,“塞神”旨在管控好前识六根,特别是后天意识的愚转智最为根本。我们应当按照老子所说的“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来要求自己,因为从对地、天、生命的了解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方面来进行考量,我们很难自信地说自己是个智者。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入冬以后,水结成冰,地也裂了,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代谢也相对缓慢。因此,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含而不露,避免烦扰。对于心中抑郁的不良情绪,应通过适当方式缓解,保持心态平和,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

我们可以看到,冬天的树,有一部分根是裸露在外面的,更多的根则潜藏在地下。对人来讲,正如我们在本书《概述》中所论述过的,也需要有一个养根、护根的过程。

(一)身识养生

冬三月,天地之间的物相与质象处于闭合敛藏状态,水因寒而结冰,地因冻而干裂,缺乏温煦的阳炁(气)相助,养生修身者就得注意早卧晚起,与太阳的升起相应,同步吸收暖阳之气为佳。年高的人骨肉脆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易于被寒风冷气所袭,多生外疾,不可以早出,主动去冒犯冻霜的威力,使寒气透过皮肉到达骨内。

身识的保养要避寒就温,防止体温通过皮肤而丧失,如果不注意保温,先天之本的肾就会耗伤能量,到了春天就可能病变为痿厥。老年人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如果伤及肾根,那就不容易再治愈了。

冬令时节体内的阳炁(气)处于内敛状态,体内有疾病时,古代多采用八法中的“吐法”,也就是呕吐法进行医治,而避免用发汗的方法来进行医治。当心膈多热之症为病时,禁忌用发汗的办法医治,这是因为要防止发汗而散失体内的阳炁(气)。

1.修养肾臓法

当以冬三月,面北向,平坐,鸣金梁七,饮玉泉三,更北吸玄宫之黑气入口,五吞之,以补吹之损。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

2.六气治肾法

治肾臓吐纳用吹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吹之。肾病,用大吹三十遍,细吹十遍,能除肾家一切冷气、腰疼、膝冷沉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内虫鸣及口内生疮。更有烦热,悉能去之。数数吹去,相继勿绝,疾瘥则止,过多则损。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

3.肾臓导引法[冬三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耸托,右引胁三五度,又将手返着膝挽肘,左右同捩身三五度,以足前后踏,左右各数十度。能去腰肾风邪积聚。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

4.胎息养生

(用吹为泻,咽为补。)

夫肾,主精,坎之气,其色黑,其像圆,一名而曲。其神如白鹿,化为玉童,长一尺。万物治其精,顺其志,全其真,合乎太清。肾合骨,上主耳,腰不能伸,肾冷。立冬日,面北向,平旦坐,鸣金梁五通,饮玉泉三,吸玄宫黑气吞之,以致玉童之馔,神和体平,而能长生矣。

——《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5.立冬时节防风寒

立冬是秋冬季节交替之时,温差较大,空气质量下降,加上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多发。冬季的居室既要注意暖和时的通风,又要注意寒冷时的密闭,防止透隙寒风侵体,不可冒触寒风,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染寒风则多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下面是避免身识感受风寒患病以及风寒伤肾的六种方法:

(l)提高免疫力

预防风寒为病,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及时增加衣物、被褥。忌寒极时方加棉衣,应当逐步加厚,不能够一次添加过多,以没有寒意为适当。保暖过度时,免疫力反而会下降。现在有些父母经常给孩子乱添衣服,他们不知道孩子们体内是阳气正盛,需要稍稍冻一冻的,不能够过暖。否则就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反而会感冒。把孩子们放在保温瓶里养,长此以往,体质肯定是越来越差。

此外.每日早晚还应当坚持用冷水洗脸,浇点冷水拍一拍自己的百会,这叫“冷冲”。这样可以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云笈七签》曰:“冬夜卧,被盖太暖,睡觉即张目吐气,以出其积毒,则永无疾”又曰:“冬卧头向北.有所利益。宜温足冻脑。”也就是说,因为冬天睡觉时候盖的被子太暖和了,在躺下睡觉之前应当张开眼睛,想着体内的所有浊气到了口腔里,然后往外吐。吐几口以后再躺下来睡觉。不能捂着这些浊气睡觉,否则,被子里太暖和,这些浊气在体内反而容易扩散开来,影响臓腑而生病。睡觉的时候头朝向北方有所利益。脚应该保温,但是脑袋要冻着,冷一点没关系。

“寝卧之时,稍宜虚歇,温暖衣衾,适其寒温。不得频用明火烘炙。”电热毯不能够通宵达旦地开着,过热和电场的干扰是尤其损人的。如果电热毯从夜晚开到天亮,就容易造成肾的损伤。天冷的时候在睡觉之前开半小时电热毯就足够了,因为人体都是有体温的,倘若贪暖伤了自己的肾,反倒得不偿失。

“冬夜不宜以冷物铁石为枕,或焙暖枕之,令人目暗”,不要用石头枕头或者生铁、铸铁类枕头,也不要焙暖枕头后再枕上去,这些会使人的眼睛越来越昏暗。

“冬月夜卧,叩齿三十六通,呼肾神名以安肾臓,晨起亦然。”用形名呼唤的方法呼唤肾质象之名,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保护命根和性根。

(2)保持空气清新

立冬后,人的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而耗阳气;而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也难以符合潜藏之道,寒邪反而易于侵入。所以,室温应保持恒定的适当温度,保持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流通、阳光射入。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室内。

(3)避开邪风感染源

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尤其是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共享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对于防范能力较弱的小孩子,大人要格外当心,平时要让孩子多喝热水,天冷外出时,要给孩子们戴上帽子和口罩。

(4)泡脚温阳提升免疫力

人体的双足是命根的须根,又称之为支根,肾经附着其中而直达涌泉,故有“人老先从脚下老”之说。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过多地淋浴。阳气内蕴之时,若加汤火所通,必出大汗伤津。但由于“寒从脚下起”,睡前泡脚则是良好的冬季养生方法。《金匮要略》:“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有的人睡懒觉时习惯蜷缩成一团,结果是越缩越冷,这是因为下肢蜷缩过久则气血流通更加缓慢,反而不易暖和。不如干脆伸直,坚持一会儿,就会通体舒泰,暖烘烘的。

人体五臓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睡前泡脚就可用热水或药煎水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臓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臓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这些症状实际都是肾气衰微的表现。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修身文化中也有一个“冷冲热盥”的方法。早晨用冷水洗洗脸、冲冲头,晚上就一定要用热水泡脚。当然,泡脚的水和药方也是挺有讲究的,要避免乱创、乱用。现在市面上有些一切向经济利益看的商家,只是把一些药方中记载的药物堆在一起,就提供给人们泡脚,而没有将四季护臓的重点作为其中的根本,值得商榷。

手与足都对应于心,因此不可以用火直接炙手,而引火入心,火的燥气侵入心里会使人烦躁不安。另外,大雪中跣足做事,应注意不可直接用热汤浸泡、洗浴。因为触寒以后再用热水,就会把寒气逼回体内,寒滞于体内,必然致病。

(5)揉耳增肾阳御风寒

肾开窍于耳,总体属水,双耳又内蕴丙丁火,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耳朵上浓缩着全身的信息,而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埋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耳穴图上相应的“肾”的部位,可以起到强肾健身的作用。对于因肾气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状况,自己经常去搓揉按摩耳廓,疗效也是相当好的。虽然动作小,但是却要自己坚持去做,才能见效。

(6)艾灸助阳御风寒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自己在家中亦可小心操作,温灸补脾与肾。

6.《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相叉,一脚踏之,去腰脚拘束,肾气冷痹,膝中痛诸疾。

又法:正坐,伸手指缓拘脚指五七度,治脚气诸风注气,肾臓诸毒气,远行脚痛不安,并可治之,常行最妙。

7.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立冬

立冬坐功图势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厥阴肝风木。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捝肘,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即:每日1时~5时,盘坐,左手按住膝盖,右手搭在左肘上,上身左右扭转回顾,接着双手交换方位,各做15次,然后吐纳、叩齿、咽津。

主治:胸肋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俛仰,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飧泄,头痛,耳无闻,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肋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眩冒,目瞳痛。

(二)口识养生

立冬的饮食调养,重在养阴,以“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为原则。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立冬进补要根据年龄、体质的不同因人而异,中医的养生原则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

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果饼。食讫,须行百步摩腹法,摇动令消,方睡。不尔,后成脚气。

——《遵生八笺·冬季摄生消息论)

译文:

“平时食味适宜减少咸味增加苦味,以此来调养心气。冬季对应肾臓,在五行中对应水,五味中对应咸味,担心肾水会克制心火,导致心臓病变,所以适宜调养心气。

冬夜漫长.不要多吃生硬的食物和湿软的果饼。吃完饭,一定要做‘百步摩腹法’来帮助消化,才可睡觉。否则,会导致今后患脚气病。”

1.立冬宜食

在冬季饮食养生中,中老年人可以用糯米自酿素酒,浸泡山药,或其他良方饮用。早起服素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切忌房事,不可多食炙爆、肉面、馄饨之类,则有益于健康。《千金方》曰:“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以迎阳气。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

《纂要》曰:“钟乳酒方,服之补骨髓,益气力,逐寒湿。其方:用地黄八两,巨胜子一升,熬捣烂。牛膝四两,五加皮四两,地骨皮四两,桂心二两,防风二两,仙灵脾三两。钟乳粉五两,甘草汤浸三日,更以牛乳一碗,将乳石入瓷瓶浸过,于饭上蒸之。乳尽倾出,暖水淘尽碎研。右诸药为中末,用绢囊盛浸好醇酒三斗罈内,五日后可取服之。十月初一日服起,至立春日止。”

《琐碎录》曰:“冬月勿以梨搅热酒饮,令人头旋,不可支吾。”

《遵生八笺》:“不可就火烘炙食物。冷药不治热极,热药不治冷极,水就湿,火就燥耳。”

《金匮要略》曰:“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本草纲目》曰:“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惟十二月可食芋头,他月食之发病。”“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炙饮食并火焙衣服。”

立冬时节,适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2.养生粥品

黑芝麻粥(《本草纲目》):

原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同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臓。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3.立冬吃萝卜

俗谚云“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立冬是一年中进补的重要时机,此时多吃萝卜,可以润肺止咳、健脾防干。萝卜性凉,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白菜萝卜汤:

原料: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适量,豆腐一块。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切成相同大小的长条,在沸水中焯过捞出备用。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油烧至五成热,然后倒入清汤,将白萝卜、胡萝卜、豆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加入大白菜,再次煮开,加入适量盐、油,即可盛出。

功效:养胃暖身,促进消化。

冰糖白萝卜饮:

原料:白萝卜一根,冰糖、蜂蜜适量

做法:白萝卜洗净,擦干水,在萝卜的上部1/3处横切一刀将萝卜切开。用小刀把下部2/3的萝卜中心掏空,将冰糖放入挖空处。将上部的1/3白萝卜重新盖在下部萝卜上,周边用牙签固定后,整体放入密封罐,放入冰箱。静置五六天后取出,萝卜内的冰糖已化为浓汁。打开萝卜将汁水沥出,再加少许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润肺止咳,轻度的肺热咳嗽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由于不懂修身学而只是了解中医养生学,对“外求法”中的食补或者药补高度依赖,所以“立冬进补”的民俗在社会上备受重视,流传延续了很久。而作为爱好修身养生的人们则要明白,立冬进食补、药补并非不重要,但是人们已经将最重要的一种补法丢失了,那就是要进补人们的精炁神。所以,人们治事修身,不仅仅要逢时令而进行食补,更需要及时地重视精炁神在四时之度中的适时补充与壮实,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最完善的修身与治事。

四、立冬的天文内涵

立冬斗柄方位图

(一)立冬的天文古籍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于夏为十月,商为十一月,周为十二月。终于斗十一度。

——《汉书·卷二十一下·律历志第一下》

译文:

“析木之津,从尾宿十度开始运行,对应立冬节气。中国运行到箕宿七度,对应小雪节气。对应的月份在夏朝时是十月,在商朝是十一月,在周朝是十二日。在斗宿十一度终止运行。”

(二)立冬物候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入蜃。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入蜃

《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曰:“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始冻,咎微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一候水始冰:坤卦,初六。《周易·坤卦》爻辞:“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水,纯阴,故曰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水面初凝,开始散在地出现很薄的不会非常坚实的冰。当然再往北方可能不是这样,这里主要是指黄河流域的物候特点。

二候地始冻:坤卦,六二。《周易·坤卦》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地,坤纯阴,故曰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这时,土地已经因为缺水与冻缩而开始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坤卦,六三。《周易·坤卦》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卦变为谦。互坎为水。坎伏离为蜃为雉。互震为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东山经》:激女之山多蜃珧。”

蜃,在物相上可以类比性地解释为形如蛤蜊,但此物的本相应以质象为准。蜃,为蜃景象的海市蜃楼,物相动物中难有具此强大能量者。在智识与意识时期,人们对于慧识文化所定义的物相与质象的互化难以同步应用“玄之有玄”的幾学观进行物相与质象双类现象的同步解析把握,常常是非此即彼,所以就产生了众多的关于“雉入大水为蜃”的讨论和争辩。这与人们解释“爵(雀)入大水为蛤”的情况有点相近。

赞赏

长按







































2018冬季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yj/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