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期银屑病的药浴临床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失衡性皮肤病。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有着密切联系,多由血热内蕴、营血亏损,从而生风生燥、外发肌肤所致,有血热、血瘀、血虚、湿毒、火毒炽盛等证型[1]。

1

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院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名符合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3周,以此判断用中药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改善情况。

对照组:仅在皮损处外涂白凡士林。

治疗组:先用中药药浴20分钟,泡浴后于皮损处外涂白凡士林。

药浴处方

丹参50g,红花20g,生地50g,地骨皮50g,白花蛇舌草30g,苦参40g,白鲜皮40g,地肤子40g,蛇床子30g。

临床疗效

有56名试验者完成本次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有效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21.43%。

2

本研究所用方剂

丹参:苦微寒,活血、凉血、消痈,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作用[2];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配伍丹参可增强活血化瘀、和血养血之功,为本方主药。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地骨皮:凉血除蒸;

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

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诸药合用,活血化瘀,兼以清解止痒。

中药泡浴作用于局部或全身,可发挥减轻炎症、改善微循环、促进皮损消退的功效。另外,在药浴中洗脱银屑病增厚的角质层,并通过药浴的温热效应改善微循环,均有利于增强外用药的局部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药浴可有效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瘙痒程度,降低VEGF[3]含量,改善血管新生可能是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瞿幸.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王昕.丹参酮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光明中医,,26(7):-.[3]VEGF具有促进微动脉、小动脉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特异性高。原文: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张晶孙雯雯肖若男韩晓丽李慧文鲍身涛单位:北京中医院来源:现代中医临床第25卷第6期年11月排版:肆九

有时候幸福看似远在天边

但你转个身它可能就在眼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zj/152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