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苦苦中药rdquo相生

糖尿病俗称“富贵病”,往往都是富贵人家患病比例更高,由于糖尿病含糖量超高,故而也戏称为“甜蜜蜜的病”。然而“甜蜜蜜”的病症,患者却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今天扁小谷就来和大家聊聊,扁鹊谷名义是如何发扬中医以柔克刚的秘诀,以“苦苦的中药”相杀相克“甜蜜蜜”糖尿病肾病。治法涵盖:内治法,外治法,食疗法,三大秘诀,以柔克刚!

“甜蜜蜜”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激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已大为减少,患者的生命明显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

广义的糖尿病肾朋胆病包括感染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感染性病变有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血管性病变分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包括肾动脉硬化(累及主干及分支)和肾小动脉硬化(累及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微血管病变是指肾小球硬化,分结节性、渗出性和弥漫性三种,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上述改变中,最典型的是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我们通常说的糖尿病肾病是主要是指肾小球硬化。临床上一般把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和临床糖尿病肾病两期。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尿白蛋白排出量多少,早期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病为明显白蛋白尿期。

中医古籍没有“糖尿病肾病”这一病名的记述,但根据其临床辨证当属中医学“消渴”、“水肿”、“眩晕”、“虚劳”等范畴,中医古籍中虽没有糖尿病肾病这一病名,但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早有论述。如《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发为水肿。”《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记载:“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肿小便少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多重视肾虚,消渴日久,伤阴耗气,阴损及阳是基本发展趋势,而禀赋不足或劳伤太过,亦可发展为肾元亏虚。现今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特点是本虚标实。本病发病之初,多以阴虚为主,涉及肝、肾;病变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心、脾,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为本;燥热、水湿、瘀血为标,在病变过程中,气虚血瘀可贯穿于疾病始终。

一、内治方

真武汤

《伤寒论》

伏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9g),白术二两(6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g)。

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糖尿病肾病辨证属于肾阳虚型。症见口渴多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呆呕恶、畏寒肢冷、腰膝怕冷、面足水肿、夜尿频多、胸闷脘痞、小便量少、脉细等。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1)方解全方具有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之功,其中附子温中散寒;白术健脾补气;茯苓健脾利水;芍药养阴补血;生姜温中止呕。

(2)加减应用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3)临床疗效蓝柳贵等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

蓝柳贵,彭万年,朱章志等,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少阴证6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1(2):7-8.

二、外治法

全息手足药浴疗法

生地黄、玄参、丹参、天花粉各30g,山茱萸10g,枸杞子20g,净写、牡丹皮各12g,太子参、茯苓、葛根各15g,鬼箭羽18g,水蛭9g。

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佐以活血降糖。

糖尿病性肾病。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口咽干煤,网目干涩,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唇舌暗红,尿频量多,面足微肿,脉弦细。

上药共入塘瓷盆中,加水ml,放火炉上煮沸后,先熏手足30min,离火待药液温度降至50℃左右,再将手足入药液中浸泡30min,每日2次,每剂药可连用2~3日。

防烫伤皮肤。

邱天道编著。糖尿病外治独特新疗法[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三、食疗方

1.枸杞粥

鲜枸杞叶g,粳米60g。

将鲜枸杞叶入锅先煎,煮沸后,文火再煎30min,去枸杞叶取煎液,入粳米,煮粥待熟即可食用。不拘时服。

枸杞叶可用来泡“枸杞茶”饮用;红色果实“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一般做药材使用。枸杞叶具有降血糖、降压作用,且具有保肝作用,长喝枸杞叶粥可以起到无病增寿、美容,有病治病的效果,尤其对糖尿病性肾病更有效。

2.冬瓜瘦肉汤

冬瓜g,猪瘦肉g,菠菜50g,盐、姜、葱各适量。

冬瓜去皮、洗净、切小块。菠菜洗净、切段。猪瘦肉洗净切丝。与姜、葱放锅内加油略炒,加适量水烧开,投人冬瓜块、菠菜段烧滚,加盐调味即成。随餐食用。

此汤有养血祛湿消肿之功,其中冬瓜利湿解暑,因此本方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以上即为以“苦苦的中药”相杀相克“甜蜜蜜”糖尿病肾病,治法涵盖:内治法,外治法,食疗法,三大秘诀,以柔克刚!中医有很多值得发扬的地方,扁小谷会一一为大家细细道来!

中医有着年的历史文明,但是当下的中医却让人非常担忧,很多医术逐步失传!但是中医的过去已经过去,而中医的未来却渐渐清晰!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为中医插上一双巨人的翅膀,把年中医文明站在人工智能的巨人肩膀之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看病效率,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慢的难题!

猜你还想看:

糖尿病肾病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肾病防范肾衰竭,最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zj/153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