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野菜上桌时

大地回春,野菜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慷慨的馈赠,以风为食,露为水,吸收天地之精华,汇聚万物之灵蕴,此时大家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比如蕨菜、黄花菜、扣子菜、枸杞菜、艾蒿等等。那么,什么体质的人适合哪种野菜,盲目食用以上野菜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蕨菜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效:能清热解毒,利湿,滑肠。

用途: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小便小利,或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

注意:用以滑肠通便,须作菜食。炒肉或煮汤甚美。作菜食,因经过浸、漂、加热,清热解毒、利湿作用较弱。素食、久食能伤人阳气。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忌食,常人亦不宜多食。

适宜人群:蕨菜适宜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排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患者食用。每次0克左右。   

食用方法:蕨菜根和一小部分茎都可食用,叶子已舒展开的蕨菜不应再食用。蕨菜可以冷食也可热食。

潜在危害:致癌风险

蕨菜中含有的与癌症有关的物质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橡黄素以及与橡黄素类似的一些物质。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据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蕨菜致癌的试验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诱发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科学家还对经过烹调加工过的蕨菜致癌试验表明,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一些研究显示,蕨菜中的原蕨苷具有明确致癌性,而这种物质在蕨菜幼苗中含量尤其丰富,应尽量避免食用,并进行适当加工。

?黄花菜

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学名为萱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性味:甘,平。有小毒。

功效: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用途: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黄花菜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叶有安神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心烦不眠,体虚浮肿等症。习惯上各种萱草的根入药不分,而作为食用只用黄花萱草的花蕾。

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

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注意: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皮肤疮疡、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黄花菜鲜花中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由秋水仙碱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而使人中毒,应将鲜黄花菜经60℃以上高温处理,或用凉水浸泡,吃时用沸水焯的时间稍长一些,以免中毒。长时间干制也可破坏秋水仙碱。

?扣子菜

学名古钮菜,民间又称为白花菜。

性味:《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血,消肿。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

①《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钱(鲜者1~两);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注意:此为广西道地药材,能查到的资料较少,但由于其性味苦寒,脾胃虚寒者忌食,常人亦不宜多食。

?枸杞菜

枸杞菜又名枸杞头,枸芽子,甜菜头,即枸杞的嫩梢、嫩叶。果实成熟为紅色,即枸杞子。根乃退虚热的中药地骨皮。

性味:微苦、甘,凉。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能清虚热,补肝肾,明目,降肺火。

1.用于阴虚发热,消渴口干。可单用枸杞菜煎汤代茶饮。

.用于肝热而血虚所致的目赤涩痛、目生翳膜,或肝肾阴虚所致之目昏或夜盲。

前者,宜与車前叶煮食;后者,宜与猪肝、枸杞子、覆盆子配伍。

.用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痛无力、劳伤。枸杞菜50克,羊肾一对切片,米60克,葱白十余根,共煮粥加油盐调味服。

4.用于糖尿病。枸杞菜60克,煎浓汁,当茶饮。

5.用于急性结膜炎。枸杞菜60克,鸡蛋一个,煮汤,加油盐调味服,每天一次。

6.用于风火牙痛。枸杞根(地骨皮)60克,水煎服。

7.用于偏头痛。枸杞根(地骨皮)60克,鸡蛋、鸭蛋各一个,水煎服,吃蛋喝汤。

8.用于白带增多。枸杞根(地骨皮)60克,瘦猪肉60克,煮湯加油盐调味,吃肉喝汤。

9.用于痔疮肿痛。枸杞茎叶适量,煎汤熏洗。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肝肾阴虚、癌症、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慢性肝炎、脂肪肝患者食用;用眼过度者、老人更加适合。

枸杞菜的食用禁忌

1.大便滑泄之人不宜食用;值得注意的是枸杞头不能与乳酪同食。

.煮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色泽就不漂亮了,营养也会流失许多。

?薤白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野蒜。为常用的一味中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炮制方法:薤白:拣去杂质,簸筛去须毛。炒薤白:将净薤白入锅内,文火炒至外表呈现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鲜品0-60g;或入丸、散,亦可煮粥食。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

食用方法:

1、煎服:单味或者配伍其他药味一同煎服,干品一般用量为5~10克,鲜品0~60克。去渣取汁,可理气宽胸,治疗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状。

、药膳:可与其他食材如鸡肉、猪肉等烹调食用,常用作调料。取鲜薤白50克,粳米克,熬煮0分钟,食用,可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干呕等症状。

、研末:薤白焙干研成细粉,一般用量为1~克。

4、薤白煎鸡蛋:薤白克,鸡蛋枚。将薤白洗净切细,鸡蛋磕人碗内放盐,用竹筷抽打起泡。把平底锅烧热,放人猪油,油热后倒人鸡蛋液,撒上在白细末,在火上煎5分钟,将一面煎成焦黄即成。此莱辛香开胃,宽胸除痹,可用治胸痹心痛。

5、薤白粥:薤白5克,粳米克。将薤白、粳米洗干净后,入锅煮粥,煮熟后加油盐调味品食用。此粥具有宽胸通阳,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宜于冠心病胸闷不舒或心绞痛病患者食用,亦可用于治疗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6、腌薤白:薤白0克,白砂糖60克。将熊白剥去皮,加水适量,捣烂如泥,入砂锅内,与白砂糖熬成膏状。此膏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可防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哮喘。

7、糖醋薤白:薤白克,白糖、白醋各适量。将薤白洗净,晾干水,置入密封的容器中,加白糖、白醋、浸泡10天以后可食用。糖醋薤白酸甜可口,具有开胃,健脾醒酒,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宜于食欲不振,纳呆食少,消化不良引起的脘腹饱胀等病症。

8、外用:鲜品适量捣汁外涂或外敷,可以治疗疮疖等。

用药禁忌:气虚者慎用。发热病人不宜多食。阴虚发热病不宜食。滑利之品,无滞勿用。

配伍禁忌:韭菜+薤白,薤白吃多了会发热,忌与韭菜搭配。

?辣椒叶

性味:味苦;性温。

功效:驱寒温胃、除湿健脾、补肝明目,尤其对虚寒性胃痛有很好的功效。

外用鲜品捣敷:消肿涤络;杀虫止痒。

常用的吃法:

1.凉拌: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在凉水过一下,加入薑末,用盐、酱油、醋凉拌;

.煮汤:鲜辣椒叶克,鸡蛋个。先用食用油将去壳鸡蛋煎黄,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一会加入辣椒叶同煮,最后加食盐调味;(辣椒叶与鸡蛋浆炒食也是简易美味食疗。)

.煎饼:将面糊拌上辣椒叶(稍切碎),加少许盐,用油煎或炸酥即可直接食用。

此外,辣椒叶还可素炒、炒肉丝等。如果将辣椒叶放入鸡杂汤、猪肝汤、鱼汤中煮食,吃起来味道鲜香、滑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注意:有两种人吃辣椒叶的时候要慎重,一种是患有哮喘的人应当适量食用,因为辣椒碱有时会令哮喘复发。还有就是阿司匹林服用者,因为辣椒碱会抑制人体对阿司匹林的吸收。

?薄荷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6g,入煎剂宜后下。

注意:

1、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薄荷叶。

、怀孕期间的妇女应避免使用。又因薄荷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哺乳中的妇女也不宜多用;且因薄荷芳香辛散之故,所以肺虚咳嗽、阴虚发热多汗的患者也应慎用。此外,薄荷的成分容易因受热而挥发失效,所以宜在水滚后再放入。而其具醒脑、兴奋的效果,故晩上不宜饮用过多,以免造成睡眠困扰。

?苋菜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用法:煎汤,煮粥,或绞汁服。

适宜人群:

适合老年人、幼儿、妇女、减肥者食用。在夏季食用红苋菜对于清热解毒,治疗肠炎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小便赤涩有显著作用。

脾胃虚寒者忌食;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

食用禁忌:

苋菜禁忌与甲鱼和龟肉同食。

脾虚易泻或便溏者慎服。《食疗本草》说:“苋菜和马齿苋为细末,等份,与妊娠人常服,令易产也。”李时珍也说能“滑胎”,故孕妇亦不相宜。

?马齿苋

性味:酸,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

食用方法: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马齿苋饼的做法:

马齿苋切碎,葱切碎,打入鸡蛋搅匀。马齿苋切碎,葱切碎,打入鸡蛋搅匀,一点点的加入水,调整面糊的稠度,很容易流动的糊状为宜。平底锅加油,舀入适量面糊,厚薄根据自己喜欢。平底锅加油,舀入适量面糊,厚薄根据自己喜欢。底部凝固后,翻面继续烙。底部凝固后,翻面继续烙。要用平底锅,事半功倍,还省油。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食。

?艾蒿

即艾草。

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

功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嫩芽及幼苗作菜蔬。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食用: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我们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艾粑粑)。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禁忌:发烧、高血压/90mmHg以上、急性传染病应避免用,艾蒿为辛温食物,故热性体质慎用。

希望大家吃得安全,吃得开心,吃出健康好生活:)

心有书香,不畏浮世;白衣圣战,佑您安康

?医院门诊04诊室祝您健康

咨询电话

预约挂号电话或

网上挂号请长按并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zj/155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