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案枸杞子

同志们!我今天看书才觉得枸杞子它不是性温的。事情起因是这样,今天看《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说:“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张先生认为枸杞性微凉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自述自己五十岁后眠差,且中途醒后觉热,所以每次睡前都要在床边放一壶凉水,每次睡醒觉热时便饮凉水数口,一晚上能把一壶水喝完。但是这个方法好用吗?估计不太好用,之后张锡纯又在睡前加嚼枸杞子一两,效果一下子明显了:首先夜间喝水减少,其次睡醒后心中格外镇静,精神头也特别充沛。那可能就有人问,这个发热是不是阴虚发热呢?张锡纯否认:“余生平胖壮,阴分不亏,此非虚热明矣。然白昼不觉热,即夜间彻夜不睡,亦不觉热,惟睡初醒时觉心中发热,是热长于睡中也,其不同于泛泛之实热又明矣。此乃因睡时心肾自然交感而生热,乃先天元阳壮旺之现象,惟枸杞能补益元阴,与先天元阳相济,是以有此功效”。通过亲身经历,张锡纯先得出一个结论:“枸杞为滋补良药,性未必凉而确有退热之功效”。那性微凉又是怎么得到的呢?这一点其实张锡纯自己也不确信:“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此从细心体验而得,原非凭空拟议也”。性微凉的说法大抵是他参考了一些本草书籍的说法得到的。比如《本草求真》中也把枸杞当作甘寒性润的一味药,驳斥因枸杞色红就言性温的说法。至于枸杞是性温还是性凉?我比较同意性平的观点,枸杞补精血而平补阴阳。张锡纯先生或许是因为阳气偏盛但还未至气有余成火,阴分相对不足才出现的发热,枸杞只在补阴。至于坊间传言枸杞能助阳事,可参考《本草新编》的说法,枸杞益阳适用于阳衰而不至于大亏的情况,服用枸杞则阳生,单论枸杞补阳则力微。这里插一嘴,枸杞根皮是地骨皮,地骨皮是退热的常用中药之一,所以陈士铎说:“恐枸杞乃地骨皮所生,益阴而非益阳也”。张锡纯也说地骨皮禀地之阴气最厚,枸杞树寿命可比松柏,根直达黄泉,或许出于这些他才进一步认为枸杞性微凉呢?附方:金髓煎红熟的枸杞,用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不宜药用)浸泡,蜡纸封固两月。取入砂盆中,研烂滤取汁,同原浸之酒入银锅慢火熬,且不停搅拌。净瓶密贮。每早温酒服两大匙,晚上睡前再服一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zj/157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