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īMǔ
英文名RHIZOMAANEMARRHENAE
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unge.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分钟,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最后显棕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苯2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加苯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7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8%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的混合液(0.5:5),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过夜,超声处理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盐酸1ml,置水浴上用蒸气缓慢回流1小时,放冷,倾入小烧杯中,边振摇边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溶液颜色由橙黄突变为橙红),用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烧杯中。用乙醇移至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用苯溶解,转移至2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6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至7cm,取出,晾干,再用同一展开剂进行二次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甲液:取水25ml,缓慢加硫酸50ml,放冷后,再加乙醇25ml,摇匀;乙液:8%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用时将甲液5份与乙液1份混合]后,在70℃加热7~10
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菝葜皂苷元(C27H44O3)不得少于1.0%。
炮制知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
盐知母:取知母片,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斤加盐2斤半用开水化开)。本品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菝葜皂苷元(C27H44O3)不得少于0.90%。
性味苦、甘,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知母煎剂在琼脂平板上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沙伯氏培养基上,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些抑菌作用。乙醚浸膏及在此浸膏中经丙酮处理所得之粗结晶对在普、拜二氏培养基上的H37RV人型结核杆菌亚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前者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无血清)或1:(加血清);后者则为1:~1:,前人所得之皂甙无此作用。在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上,用含2.5%知母粉的饲料喂食后,对肺部结核病灶有抑制作用,但小鼠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如提高到5%,则肺结核指数(反映肺脏大体病变的情况)可接近异烟胼,但死亡率却较对照组更高,可能是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之故。在对豚鼠的实验性结核的治疗中,知母显示有治疗效果,肺部病变较对照组减轻1/2左右。
②解热作用
浸膏2毫升/公斤(1毫升相当生药2克),与大肠杆菌(0.03%)2.3毫升,同时注射于家兔皮下,或先注射大肠杆菌,隔15分钟后再注入浸膏,体温均不升高,故认为有解热作用。
③其他作用
浸膏给家兔静脉注射,小剂量(0.5毫升浸膏中性原液)时对呼吸及血压均无影响,中等量(1~3毫升)能抑制呼吸,血压亦轻微下降,大量(7毫升)则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浸膏液(0.~1%)对在位蟾蜍心脏,低浓度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抑制,大量则麻痹心脏。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无显著影响。
知母干浸膏(6克/公斤)给正常家兔注射后,未见对血糖有何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有人报告水提取物,给兔口服毫克/公斤,能引起血糖下降,特别是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显著。对正常大鼠,知母不能增进葡萄糖之氧化,虽可促进横膈、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使横膈中糖元含量轻度增加,但肝糖元含量却有所降低。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小鼠,知母水性提取物~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尿中酮体减少,死亡率较对照组轻。
用法用量6~12g。
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温热病、高热烦燥、口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肺热喘咳、痰黄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故适用于肺胃有实热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强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
(2)用于阴虚发热、虚劳咳嗽及消渴等症。知母能泻肺火而滋肾,故不仅能清实热,且可清虚热。在临床上多与黄柏同用,配入滋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等症。又本品配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川贝等品,可用于肺虚燥咳;配清热生津药如天花粉、麦冬、粉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
(3)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配以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须与滋阴药配伍,始能发挥它的作用。本品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复方①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②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③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补血汤)
④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⑤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⑥治肺劳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知母、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苈(略炒)、半夏(汤泡七次)、秦艽(去芦)、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二母汤)
⑦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⑧治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一两,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医者不识此病,作虚烦治,反损胎气。(《产乳集验方》)
⑨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次日必泻,痰嗽渐止。体弱者,不用巴豆。
⑩久嗽气急。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
⑾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⑿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
⒀甲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摘录《中国药典》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