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
一朋友让写一下五加皮和香加皮的鉴别,由于这一段的琐事,也没有顾得着写。其实,我在前面说过“地骨皮与香加皮”,但在这里还是再啰嗦一下吧!
五加皮与香加皮在北方确实容易弄混淆,因为在北方常常将香加皮称“五加皮”或“香五加”,也有叫“北五加”的,所以,北方人对这两个品种常弄错,或者混用。它们在性能上虽有交叉,但区别是很大的,应当认真对待。如果是饮片生产企业,如果搞错了,就会被判定为假药的,所以,更应该仔细鉴别区分。
至于二者的性状鉴别,是很好区分的,不似香加皮和地骨皮那么近似。下面简单说说它们的区别。
来源上:
五加皮: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主产于中南方及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等。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多分布于北方,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山东、江苏等地。湖南、江苏等地偶有。
性状上:
五加皮:
本品呈不规则卷简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瘢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香加皮:
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长3~10cm,直径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鱗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浓厚的特异香气,味苦。
性味与功能方面:
五加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香加皮: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用于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鉴别要点:
五加皮皮部相对光滑,具横长皮孔;断面相对平整,内外色泽基本一致,内表面纵纹明显;气味不明显或微香。味微辣而苦。
香加皮皮部十分粗糙,朽状栓皮密布,极易脱落,永远也筛不干净:断面相对参差,外皮部色泽深于内皮部,内表相对平滑;气味特异而浓烈。味苦。
另外,五加皮和香加皮按《中国药典》规定,应均为根皮,但在实际商品中往往会带入一部分茎皮。一般来讲,茎皮都相对较薄,卷曲校很。香加皮的茎皮栓皮也不明显,但其特异的香气不可避免。
国药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