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麟外感发热诊治体会

外感发热是相对于内伤发热而言,应符合以下条件:有外感病史;起病急,来势猛;热度高,持续不退或起伏不定;病程短,变化快;起效快,治疗易。这些特点包含了外感发热的病因、起病特点、症状特点、病程特点和治疗特点。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外感发热,从中医的范围来讲,不仅仅是指太阳表证发热,也包括了少阳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以及阳明里热的高热不退,核心是感受外邪。

虽说治病但求本,然外感发热,治疗时应重证略因,兼顾体质。关于外感疾病,首推《伤寒论》,仲景分六经论治,而温病则分卫气营血或三焦。病邪侵犯部位不同,除与病性不同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患者本身的体质或者说是脏腑虚实的不同密切相关。由于体质有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的不同,因病邪不管是寒是热,作用于人体之后,由于机体阴阳的差异,或从阳而化热,或从阴而化寒,这样整体反应出来的才是“证”。由于患者本身有虚实的不同,腠理有疏松紧密之分,腠理紧密者,风邪外袭之后,表阳郁闭更甚,故而无汗而为表实证;腠理疏松者,风邪外袭之后,表阳虽有郁闭,但不是太甚,造成营卫不和,卫气受损,虽汗出但表邪不解。这里就存在着体质不同的问题,即个体化,这同时也是中医辨证的灵魂所在。同时不能忽视治疗失当或误治引起的体质因素的改变,特别是对于病程较长者,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更大,我们在辨证的同时更应从患者平素的喜好习惯、嗜食温凉等方面详细问诊以发现证候的蛛丝马迹。

外感发热,如系表证,多有恶寒,所谓“有一分恶寒,必有一分表证”,表证的认识在外感热病的范畴占很大一部分,多有表证病位在表之说,然结合历代各家之言,尚有表证不单在表之说,温病学家孟澍江明言“表证邪非单纯在表”。表证可以说是病邪内侵脏腑而人体正气奋起抗邪在肌表的一些症状反应的集中表述,肌表症状的集合构成了表证的概念。病邪的入侵先后反应的是一种趋势,外感热病治疗主要是解表祛邪为主,有时作“解肌”解释。解肌者,解肌表之郁,使卫阳能够通达内外,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在表者,汗之可也,汗法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其目的乃是通过辛温或辛凉之法疏解肌表之壅滞,使阳气畅达,三焦通利,营卫调和,津液得布,自然微微汗出而解。正如王冰所言:“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

阳气为要,不忘通阳。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更在抵抗病邪,恢复机体康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指出了阳气的重要性。在外感疾病中,阳气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病势的轻重、疾病的转归及病性、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更是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外邪与阳气呈消长之势,感受外邪后,若阳气充盛,势必正邪交争剧烈,而出现外感实证之发热恶寒之象,虽症状重而由于正气盛必将驱邪外出而愈;若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则出现发热恶寒交替之象,病程将延长持续;若阳气不能正常发挥其促进生长、抵御外邪及温煦等作用,反而郁遏于体内,造成阳气郁遏的状态,或在外邪或其他致病因素作用下,阳得邪助,化热化火而致阴阳失衡,成为百病的根源。鉴于此,外感热病的治疗上就应当重视通阳,使郁遏之阳气得以舒展、畅通、宣泄,从而使气机得以畅达,津液得以敷布,精血得以运行,机体得助而驱邪外出,阴阳从而恢复平衡。通阳,从其阳气郁遏的机理来讲,给邪以出路,使气有通道,汗、吐、下、温、清、消等凡是能够使气机通畅,阳气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方法均是通阳之法。通过通阳,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增强抗病能力和自然修复能力,实质上也是扶正祛邪法。通过扶正,达到祛邪,使邪去正复。不是孤立的看待某一体征,是从人体内部联系中去认识,也是中医治疗的特色,通过调整机体脏腑组织机能,以达到祛除病邪。服药后正气得药物相助,正气得复,驱邪外出,故能使热退病除,收效甚捷。这也反映出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

针对外感发热,治疗方法包括如下几方面:

1.发汗退热法

发汗退热适用于外感发热,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一般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前者适用于感受风寒,后者适用于感受温热,两者包括伤风感冒及伤寒、温病初期证候。辛温发汗如麻黄汤、香苏饮;辛凉发汗剂如银翘散、桑菊饮。外邪中还有湿邪、暑邪和秋燥之气,也能引起发热。湿邪发热,可用神术散;暑邪发热,可用加味香薷饮;秋燥发热,可用桑杏汤,均不离辛温和辛凉两大法。另外,还有其他温热性质的外邪所致的诸如痄腮、乳蛾、赤眼、牙痛等,治疗时由于发病的部位和症状之特殊,可分别选用柴胡葛根汤、甘桔射干汤、泻黄散、普济消毒饮等。

2.调和营卫退热法

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在于解表,旨在助阳化气,使卫阳振奋而祛邪外出,宜于体弱邪轻的患者,一般用桂枝汤。该原方桂枝和白芍的分量相等,服药后须喝热粥和盖被安卧,助其发汗最为关键,而药后遍身微微似欲汗出,则是最佳状态,且须保持2小时左右,使邪随汗出,病随汗解。而对偏向阳气虚弱,平时畏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则,常用桂枝汤酌加党参或黄芪,必要时还须应用温热药附子、干姜之类,助阳化气,鼓荡其不足之阳气,使其振奋而能驱邪外出,但使阳气得到舒展、畅通并有所宣泄。只有这样,才能使闭者开,郁者伸,滞者通,结者散,达到阳气流通,畅达无阻,津液敷布表里上下,气机升降出入有常,恢复体内阴阳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目的,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表热自退。正如冯楚瞻所云:“但使营卫和平而常行,则客邪不攻而自散,使正气自行安然,如浮云一过,天日昭明。”

3.清气退热法

外感发热,病邪传里入肺,为身热持续,不恶寒,进一步到胃(阳明),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均伴口渴引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或脉转洪大。此时,既不能再用汗法,亦不可早用养阴。在肺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石膏;在胃用白虎汤。这方法主要是采用微辛甘寒的药物,一方面保护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仍从肌表缓解透泄。若里热出现心烦、错语等证,即不是甘寒所能胜任,便可合用黄连解毒汤等苦寒剂。甘寒和苦寒的性质、作用不同:前者能使邪从汗解,后者则使邪从下泄;前者主清肺胃之热,后者则泻三焦之火。甘寒能生津,苦寒反从燥化而伤液,若过用苦寒,既可伤津,更可损伤阳气,致阳气不足,正气无力驱邪外出,邪气内陷,反生变证,故发热初期,不宜早用芩、连,以免药过病所。

4.通便退热法

伤寒和温病邪传中焦,胃中热盛,势必消耗津液,影响及肠,大便秘结。此时非但发热不退,而且热势蒸蒸,有增无减,日晡更剧,严重的出现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生芒刺。治宜下法通便,譬如釜底抽薪,水自不沸。一般均以大承气汤为主方,尤以内有积滞糟粕者。但大承气证备具燥、实、坚、满现象,病情极为危殆,并且体实者才能使用。《温病条辨》订立增液汤,寓泻于补,用于阴分大虚不能用承气汤的时候;同时依据病情,列出了承气汤和增液汤的加减应用。本人临床上对外邪初入阳明者最常用凉膈散,因其具有疏风清热和泻下通腑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的发热兼便秘患者,有相当疗效。前人有“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事实上邪入中焦以后,都能化热促使便秘,因便秘致邪难外泄而热势更盛,均可以通便为主要治法之一。

5.和解退热法

发热证中有“寒热往来”。系外邪由表传里,界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故《伤寒论》称为“少阳病”。寒热往来为少阳病的特征,同时伴见胸胁痞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证,采用和解法主以小柴胡汤。所谓和解,是和其里而解其表,和其里不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之义,目的还在祛邪。所以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清热透邪,又用人参、甘草和中,佐以半夏、姜、枣止呕而和营卫。此方法不仅用于外感发热,内伤杂证出现不规则的寒热往来也能加减应用。再如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食,呈现寒热、头痛、呕恶、胸隔满闷等证,其药物配伍组方亦仿此,均说明了凡是具有安内之力及攘外之能的,都属于和解的范围。

6.表里双解退热法

发热时表里证俱见,或传变后表证未除,又见里证,则宜疏表清里或汗下同用,称做表里双解法。例如葛根芩连汤、三黄石膏汤、凉膈散、柴葛解肌汤、防风通圣散都是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

7.清化退热法

清化退热法用于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者一经结合,不易分解。湿热发热的特征是,身热上午较低,午后增加,两足不温,伴见头痛、自汗、心烦等热证,及胸闷、恶心、舌腻等湿证,又有口干不欲饮,饮亦不多,且喜热汤等矛盾现象。因此,治疗湿温必须清热化湿兼顾,并考虑温邪偏胜或湿邪偏胜,斟酌轻重而用药,同时结合宣透、疏郁、淡渗、缓泻等方法,来分解病势。常用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大凡湿热证清热不难,化湿较难,所谓“徒清热则湿不去,徒祛湿则热愈炽。”湿热证以清化为主,在发热上不能单靠清化,尤其初起多夹表邪,应兼宣透疏解。薛生白《湿热病篇》里指出“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闷,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香、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菖蒲、佩兰、六一散”。充分说明了清化是一种病因疗法,使用清化来退热必须结合具体症状。为此,对一般的湿热在表证,应化湿宣透相结合,用藿朴夏苓汤为主,参考其他成方。因为本方的主要组成是苦温芳化,佐以淡渗,分解表里之湿,在这基础上加入清宣之品,使湿去而热无所依,自然易解。若湿渐化热则用三仁汤,加强清化力量。

8.消导退热法

消导退热法用于肠胃病,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或泄泻,同时身热随起,用保和丸消运食滞,热自降低。如痢疾发热,多因肠有积滞,用枳实导滞丸泻下,热亦随解。如果不兼外邪,均不用清疏退热。小儿疳积证,形体日瘦,面色不华,肚腹胀满,最后亦起潮热,仿肥儿丸标本兼顾。但小儿疳积至潮热,多数由于营养不良,尝治数例,均用生地、麦冬、石斛、花粉、山药、玉竹、鳖甲、地骨皮等甘凉滋养,并嘱给予适当食物,切勿过于禁止。疳积初起应予消导,然亦不可克伐太过;如果发现潮热,已入劳损之门,必须清养。很明显,钱仲阳曾说:“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说明疳积的形成,根本上是脾胃薄弱,因脾胃薄弱而营养缺乏,因虚火内动而肌肤灼热,非但不可再消导,也不能用苦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xt/152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