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血管防血栓,还能祛黑斑的药
赤芍,又名木赤芍、红芍药、臭牡丹根等。药用为毛茛科植物芍药、草芍药、川赤芍的根。性凉,味酸苦。入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斑疹、经闭、跌打损伤、疥癞、酒糟鼻等病证。
芍药根的化学成分有芍药苷、赤芍甲素、赤芍乙素,以及苯甲酸、树脂、挥发油、鞣质、β谷甾醇、棕榈酸色素、蔗糖等。有的还包括花青素、醛酮、酚、生物碱、天冬精等化合物,以及淀粉、黏液质、蛋白质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芍药具有松弛平滑肌和扩张血管,提高耐缺氧能力,抗血小板凝聚,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以及解痉作用。
商品赤芍%煎剂对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芍药苷稍有消炎作用,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
本品用于泻血分之热,临床用法多与其他药相配合煎汤使用,治疗疥癣、酒糟鼻、面疮以美容健肤、养颜。常用剂量:煎汤内服6?15克;外用适量。
1、治疗酒糟鼻:赤芍药克,赤土克,防风、地骨皮、何首乌、当归、山栀各克,炙甘草5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0克,饭后用温酒或茶水调下,每日3次。
2、治疗产后虚羸瘦、肌肉不泽等:赤芍药、五味子各50克,人参、麦门冬(去芯微炒)、川芎、玄参、炒当归、白茯苓(去黑心)、生干地黄(焙)、白薇、牡丹皮、炙甘草各1.5克,上药共研为末。每次15克,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后去滓,温时服用,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3、治疗丹毒、蜂窝组织炎:赤芍药10克,生甘草6克,大黄9克,金银花、蒲公英、丹参、黄芪各15克,川芎12克,水煎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1、治疗面皯:赤芍药、防风、细辛、白芷、茯苓、杏仁(去皮)各50克,上药共捣为散,以白蜜毫升和散,先以水银霜敷面3日,用药敷面,每夜先用浆水洗面后敷药。
2、治疗酒糟鼻:赤芍药、陈皮、当归、熟地、川芎、红花、酒炒黄芩各等份,炒五灵脂末3克,以上除五灵脂外,各药水煎取汁,调五灵脂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同时,外用桐油约30毫升,加黄连10克,用天吊藤烧,使油熟,冷却后慢慢涂在患处。
3、治疗面部黑斑黑痣:赤芍药、当归(切焙)、防风(去叉)、白芷、藁本(去苗土)、辛夷、牛膝(切焙)、川芎、商陆、细辛(去苗叶)、密陀僧(细研)、独活(去芦头)、葳蕤、木兰皮、蕤仁各克,杏仁(汤浸去皮尖〉、丁香、零陵香、珍珠屑、麝香各50克,油毫升,獐鹿髓(猪骨髓也可代之)、牛髓(猪骨髓也可代之)各克,蜡(炼过者)克,以上26味药,先将髄以水浸,令白取出,除珍珠屑、麝香外,余药并研碎,然后将油、髓、蜡入锅内,放入诸药,用文火煎之,当白芷色黄,用新绵滤去滓,把珍珠肩、麝香分别研细为末,放入煎汁中,熬成膏,放入瓷器内备用。每晚睡前,将药膏涂于面上,晨起后用温水洗净。
赤芍入肝、脾经。泻肝脾之火,降气,行血,破瘀,多与当归、生地等配伍,治痈疮、疥癣、酒糟鼻以达到健肤美容、养颜等功效。《本草经疏》载:为“手足太阴引经药”。《滇南本草》载:“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癣。”因其有活血化瘀之功,对蝴蝶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有一定疗效,与白芷等中草药合用效果更为显着,而且还有增白作用,是一种可长期使用的非激素增白祛斑剂。
高血压的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