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一例
之前一个小姑娘,工作了几年后,又去考个了研究生,跑加拿大留学。
念了三个月,在那边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然后就起了荨麻疹。
发病时间不长,找我看的时候,痒了四天。
正好赶上了快圣诞节,那边放假。
就赶紧回来找我看病。
她这个痒,就是皮肤起风团。
一挠一大片,瘙痒。
晚上就发作,白天安定很多。
后来是,一睡着就痒,痒了就醒。
醒了再睡,一睡着又痒。
很折磨人。
这个很讲究,但凡是闭眼发作的,阴虚、血虚的概率很大。
听过“神目如电”这个词吗?
就是,这厉害的人的眼神,像闪电一样,能照亮昏暗的心灵。
听过“目击”这个词吗?
就是,这某些厉害的人的眼神,像是实质性的攻击一样,能击倒人。
这两词,都从不同的侧面,意示着,“视”,是一股能量。
闭上眼睛后,就是“内视”,能量往内流。
如果内里阴虚火旺,你一闭目,能量又回流了,就会内热加重。
内热加重,必然是要形成气流——即风。
痒为泄风——把风放出去——起风团——即释放能量。
也可以闭目后出汗,同样是释放能量——盗汗。
扯远了。
我针对荨麻疹,有个习惯用方
即人参败毒散。
可本身人参败毒散这个方子偏温,如果要用在阴虚的人身上,那就要加味。
败毒散是个系列方,众多败毒散排在一起比较的话,其实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加减法。
那我习惯以人参败散毒散为核心来加减。
上面这个患者就是我用败毒散加味治好的。
以下是我对这个患者的处方
羌活6独活6柴胡6前胡6荆芥6防风6金银花10连翘10
生地30地骨皮15桑白皮15丹皮10赤芍10玫瑰花6
地榆15麦冬15玄参15葛根10升麻10赤小豆10
五剂
加减得面目全非了差不多,但如果理解了原方,就会发现,都是有目的的加减,不是乱来。
下面再讲一下原方
人参败毒散
有几个药对
柴胡(升、微寒)——对——前胡(降、微寒)
羌活(上、温)——对——独活(下、温)
桔梗(升、平)——对——枳壳(降、微寒)
以上三对药,是上下升降的调理气机的药,内有郁热,可以散之,总体寒热平衡。
薄荷(辛凉)——对——生姜(辛温)
还有
人参(常用党参)——补气虚
茯苓——调水饮
川芎——散瘀血
炙甘草——缓中
共十二味药
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是风寒重的,可以加荆芥、防风
若是风热重的,可以加金银花、连翘
若是血热重的,可以加地骨皮、丹皮、桑白皮
若是阴虚,可以去党参加生地、玄参、麦冬
若是血虚,可能再加鸡血藤、当归
或是阳明热盛,可加生石膏、葛根
或是被狂犬咬(这个我本人没有验证过),可加地榆、紫竹根(但在多本文献中记载,咬伤早期及时用,并加地榆30克,紫竹根一大握)
范怨武傣嘎猴,我系范伊森,唔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