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切脉。古老中医学博大精深,深得养生保健之道,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提供了制胜之道
哮是以声音而言,指喉中有痰鸣声;喘是以气息而言,指呼吸急促。由于二者均为呼吸道疾病,名医朱丹溪提出将二者合而为一,称为哮喘。不论内因或外因所致之哮喘,其病机都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关键在于理顺气机,而理顺气机的要点,可总括为宣、降、纳三法,因为肺气以宣为用,以降为顺,以纳为益(受纳于肾)。
.风寒哮喘(痰稀起沬)——小青龙汤中药麻
麻黄(去节)0-5g,芍药0-5g,细辛3-6g,干姜0-5g,甘草(炙)0-5g,桂枝(去皮)0-5g,五味子3-6g,半夏(洗)0-5g。
2.风热哮喘(气急鼻搧)——麻杏石甘汤.麻黄5克;杏仁9克;甘草6克;石膏8克
三.痰浊哮喘(气粗痰壅)——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小菜里的半夏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9g。
四.肺虚哮喘(声低气短)——补肺汤.黄芪30克;甘草2克;钟乳粉2克;人参2克;桂心5克;干地黄5克;茯苓5克;白石英5克;厚朴5克;桑白皮5克;干姜5克;紫菀5克;橘皮5克;当归5克;五味子5克;远志5克;麦门冬5克;大枣20枚。
五.肾阳虚——肾气丸.地黄,中草药分离。生地黄
干地黄g,山药、山茱萸各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g,桂枝、附子(炮)各30g。
六.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熟地黄24克;山萸肉2克;干山药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去皮)。
七.肝肾阴虚——左归丸.熟地黄
大怀熟八两(24g)、山药(炒)四两(2g)、枸杞四两(2g)、山茱萸肉四两(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9g)、菟丝子(制)四两(2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2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2g)。
八.阴虚挟火——大补阴丸.熟地黄、知母(盐砂)、黄柏(盐砂)、龟甲(醋炙)、猪脊髓,辅料为蜂蜜。
九.阴虚低热——秦艽鳖甲散。中草药秦艽
出自《卫生保健》秦艽5克鳖甲30克地骨皮30克柴胡30克青蒿5片知母5克当归5克乌梅个。
以上处方多为经典名方,疗效确切,但具体到个人,必须辨证施治,酌情加减。
猜你喜欢看
湿热分上焦中焦下焦,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上热:满头大汗像下雨,下寒:腰以下冰凉,中焦不通,2招改善有一种失眠,叫做阴虚火旺失眠,4个办法可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