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middot节气养生之霜降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霜降。时值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结构松疏,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霜降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在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克制化”关系,由此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动态平衡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不外乎有两点:其一,指肌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其二,指肌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而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霜降之时已经进入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秋季适宜的水果膳食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白果萝卜粥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固肾补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如今全球气候转暖,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暖秋”,加上城市人口密集,废气多,导致城市气温普遍偏高。许多人都认为不能再按照节气来安排自己的衣食起居。随着近年来气温变化反常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容易被各种流行性疾病击倒。究其原因,虽然节令当时的气温等跟从前不一致,但变热或者变冷的大体趋势是一致的,因此按照节令添减衣服还是有必要的。霜降时自然界阴气渐盛,阳气渐衰,早晚凉气比较重,出行时在现有衣物基础上加一件外套等还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秋季出汗较少,一些人对贴身衣服的换洗就不太勤了。其实,秋天皮肤易干燥、脱屑,更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高跟的硬底鞋,鞋要宽松些,不能紧窄。选择透气护肤性能好的袜子。这样的袜子有保护皮肤、防秋燥作用,忌穿化纤袜子。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要特别注意起居中的保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应注意腹部保暖。按中医理论,此时节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入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所以越近寒冷季节就越应当小心谨慎,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更应该注意保养。

  秋季应避免因气候的凉爽而赖床贪睡。早晨卧室中积蓄着一夜肌体排出的废气,空气混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又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秋季赖床贪睡的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且赖床贪睡又使昼夜有规律分泌的身体的激素失常,兴奋中枢受到抑制,更会加重秋季心情抑郁的证候。而睡眠时间过长,降低了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时间久了使心脏收缩乏力,全身肌张力降低,导致身体衰弱、无力,肠道蠕动减慢,肌体抵抗力下降。长期下来人体质变差,就会容易生病。

  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郁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另外,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   秋天是抑郁症的高发期,霜降前后,万物凋蔽,更容易产生悲凉凄惶的感觉。为什么秋季容易让人伤感呢?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中药擅长调整情志,对症选用中药配伍泡茶饮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两种配方就是简单有效地调理情志问题的良方。

地骨皮+桑白皮

  生气容易导致气滞,气滞容易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而使皮肤长出色斑,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相关研究显示,当女性在情绪低落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显得不尽如人意。这时可选用地骨皮、桑白皮各3克,泡水代茶饮服,具有开肺气、顺肝气的作用,而且还有美白肌肤的作用。

川楝子+醋延胡索

  人生气时易伤胃气,使人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生气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会引起胃溃疡。此时,可用川楝子、醋延胡索各5克,煎汤代茶饮,不但可以理胃气,而且具有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的作用,可增强胃肠道蠕动,改善食欲。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意味着天气渐渐变冷,开始降霜,尤其是早晚。

  民间俗语说:“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

  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不少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如今,柿子对人体的益处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了。柿子能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内液,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柿子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涩肠止血的功效;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肌体排泄酒精,减少酒精对肌体的伤害;柿子还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倒行行走术是秋季强身健体、防病祛疾、延年益寿的最佳健身方式之一。因倒行是一种反序运动,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体平衡能力。又因倒行是人体的一种不自然活动方式,迫使人们在锻炼时精神集中,以训练神经的自律性。对防治秋季常见的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等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高龄多病和初学者可用双手分按腰部两侧,拇指向后,四指在前(或相反),身体平衡,向后倒走。对于较熟练的人,向后倒走,配合摆臂甩手,保持整体的协调、平衡。而对于训练有素者,还可以曲肘握拳,进行快速倒行或倒跑,或倒行、倒跑交替进行。

青玄行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yj/152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