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青葙子的功效

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argenteaL.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青葙、土鸡冠子、狗尾花子、野鸡冠花子。主产四川、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微寒而清泄,专入肝经。善清泄肝火、明目退翳,为治肝热目赤或翳障之要药。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青葙子的作用

1、治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泉州本草》)

2、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

3、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广利方》)

4、治头风痛:青葙子五钱至一两。煎水服。(《福建中草药》)

5、青葙子配伍决明子青葙子味苦性凉,疏风热、清肝火、明目退翳;决明子苦甘性凉,清肝、明目.二者伍用,共奏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6、青葙子配伍夏枯草青葙子祛风热、清肝明目,夏苦草清肝火、散郁结.二者配伍应用,其清肝火明目之力更强,用于治疗肝火亢盛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7、目赤肿痛,翳膜障眼,症属风热者,与可菊花、蔓荆子、木贼等配伍,以疏风清热明目。

8、属肝火上炎者,可与决明子、栀子、夏枯草等同用,以清肝泻火退翳。

9、若伤寒热毒攻眼,赤痛兼白翳者,宜与黄连、黄芩、大黄等相合。

10、凡治目生翳膜者,均可与谷精草、密蒙花等并用,以增强明目退翳之功。

11、若肝虚眼目昏涩,泪出翳生者,则应与干地黄、菟丝子、五味子等配用,以补益肝肾。

12、青葙子,桑叶,菊花,木贼各3钱,龙胆草1钱,用水煎后服用。治肝热目赤肿疼,畏光流眼泪,头胀头疼。

13、青葙子,谷精草各5钱,用水煎后服用。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

14、青葙子,密蒙花,菊花各3钱,用水煎后服用。治急性结合膜炎,目赤羞明。

15、高血压:青葙子30g。水煎两回,取汁混匀。分三回服,疗程为1星期。

16、痧胀:青葙子全草20g,腐婢,仙鹤草各15g。水煎,分两回吃饭前服。

17、女性外阴瘙痒:青葙子茎,叶各g,苦参50g,千里光30g。煎水熏洗患处。

18、月经过多:青葙子60g,瘦猪肉90g。水煎,喝汤食肉。

19、风热疱疹:青葙子茎叶适量的。水煎洗患处。

20、风火赤眼,眼生白翳:青葙孔5g,白菊花10g,蝉蜕3g。用水煎后服用。

21、视网膜出血:青葙花60g。水煎去渣,熏洗患眼。

22、头疼眼花,眉棱骨痛:青葙子10g,莲蓬三个,夏枯草15g,野菊花6g。水煎,分两回服。

青葙子的食用方法1青葙子散

组成:青葙子半两、雄黄(研)半两、硫黄(研)半两、芜荑仁半两、雷丸半两、苦参(锉)3分、狼牙3分、藜芦(去芦头)1分。

用法:以绵裹1钱匕,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制法:上为散。

功效:杀虫。

主治:疳湿(匿虫)。

2青葙子丸

组成:青葙子3两、五味子3两、菟丝子(酒浸,别捣为末)3两、地骨皮3两、生干地黄(焙)3两、决明子(炒)3两、葶苈子(隔纸炒)3两、车前子2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半、地肤子2两半、萎蕤2两半、赤茯苓(去黑皮)2两半、子芩2两半、泽泻2两半、防风(去叉)2两半、兔肝1具(炙干)、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3次。

功效:主治目赤热痛,羞明泪出,或生翳障。

3青葙子鱼片汤

材料:青葙子3克、鱼肉40克、豆腐克、海带、时令蔬菜、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青葙子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2次。

2、取青葙子煎汁放锅内,放入洗净切碎的海带再煮,煮10分钟后弃海带。

3、将鱼肉切成片,放入碗内加少量汤汁拌和,下锅内,并下豆腐,稍煮后下蔬菜,加调料,略煮即可。

青葙子的禁忌

该品有清泄肝火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之证.由于该品清热力强,且有扩散瞳孔的作用,因此肝肾虚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zj/155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