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有效成分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持续高血糖的较为多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临床上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以Ⅱ型糖尿病为主。现如今,临床上多用的口服降糖药大概可分为三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但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众多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解决常规药物治疗的局限性问题,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就近些年来可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以及有效成分的研究做一综述。
1
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
1.1人参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人参治疗糖尿病的记载。人参中有效成分主要有人参皂苷,人参多肽,多糖及其他挥发油和酯类等,而人参皂苷是人参生理活性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调节血糖的作用[1]。人参皂苷包括有20(S)-原人参二醇系和20(S)-原人参三醇系在内的几种化学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Rb1、Rb2、Rc、Rd、Re和Rg1[2]。有研究表明[3]人参皂苷Re在降低血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机体肠道组织中的胰高血糖素肽-1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1.2黄芪传统中药黄芪是甘肃陇西道地药材,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γ-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等,临床上能降糖、调脂、减少尿蛋白等[4],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价值。徐怡等[5]对黄芪多糖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其作用与降低PTP1B酶的活性,提高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纠正胰岛素抵抗有关。
1.3黄精中药黄精[6]主要含有黄精多糖、皂苷、黄酮、生物碱、醌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血脂,抗衰老,抗炎,抗病毒等作用。吴燊荣等[7]研究认为,黄精多糖对糖尿病鼠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徐茂红等[8]研究表明,黄精多糖可以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和肝脏NO和NOS水平。
1.4黄连黄连素是中药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9],与当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相比具有降糖作用平稳持久有效、安全性高,对肝肾等脏器无严重伤害等优势,有望成为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和胰岛素增敏剂的替代药物[10]。
1.5枸杞其多糖成分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有报道称[11]用浓缩的枸杞多糖对糖尿病治疗的有效率可高达94%,其对抗血糖升高的有效率为%,同时没有并发症出现。据专家称,枸杞多糖既能降血糖,又可以防治糖尿病肾病,是极具前途的降糖药品和降糖保健品。
1.6桑叶其多种成分均具有降糖作用,可以提高糖尿病小鼠耐糖能力,维持胰岛素分泌,从而延缓糖尿病进展。70%醇提取得到的桑叶总黄酮可以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其作用与抑制小鼠小肠双糖酶活性有关[12]。
1.7苦瓜中医常用降血糖药物之一,研究表明[13],苦瓜70%醇提物可以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产生类似胰岛素样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正常肝糖元含量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1.8其他许多传统中药如:地黄、地骨皮、桑白皮、桑堪、天花粉、五倍子、知母等在临床上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14]。
与此同时,许多中成药方剂在治疗糖尿病以及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5],如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降糖作用。降糖舒: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对改善口干、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糖有一定作用。金芪降糖片:主要成分是黄连、黄芪等,具有改善糖脂质代谢,升高肝糖原,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此外,还有玉泉丸、甘露消渴胶囊等些临床上常用于降血糖的现有制剂,以及一些随证加减变化的方剂。
展望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现代医药学研究的发展,大量中药被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糖尿病,与西药相比显示出其低毒副作用的独特优势。
但由于传统中药成分复杂其降糖作用呈现“多环节”特点且对机理的研究还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断,这些问题阻碍了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发展。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出发:(1)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进行大规模的筛选,并从中提取有效的化合物单体;(2)应用药物化学原理寻找Ⅱ型糖尿病治疗新靶标,采用合理药物设计寻找并筛选具有结构特异性治疗药物;(3)对天然产物单体化合物进行深入的药效学研究,阐明该化合物药理作用机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必要从分子水平对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进行探讨,为新药开发及临床推广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斌,钱骅,赵佰涛,等.人参和西洋参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J].人参研究,,23(1):33-36.[2]马萍,胡荣,王小英,等.中药人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15(1):63-65.[3]高钧,卢守四,张蕾,等.人参皂苷Re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的研究。
[J].中国药物与临床,,11(12):-.[4]陈国辉,黄文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新药杂志,,17(17):-.[5]徐怡,王保华,李柯,等.黄芪多糖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的影响。
[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1(3):-.[6]王冬梅,朱玮,张存莉,等.黄精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J].西北林学院学报,,21(2):-.[7]吴燊荣,李友元,邓洪波,等.黄精多糖对糖尿病鼠心和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3(4):-.[8]徐茂红,李卫平,公惠玲.黄精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J].安徽医药,,13(3):-.[9]刘礼乐.肝原性糖尿病78例诊治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9(2-3):23.[10]李玉贤,张文娟,尚遂存.黄连素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优势。
[J].,5(12):-.[11]佟路芳.应用植物多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述。
[J].中国病案.,8(5):44-46.[12]苏芳华.桑叶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中国医药导报.,7(14):9-12.[13]骆静,王玉坤,王棘,等.苦瓜醇提物的降血糖作用。
[J].中药药理与临床,,15(5):31.[14]刘曦婷.糖尿病的中药治疗。
[J].天津药学,,14(5):11.[15]李志豪.糖尿病的中药疗法研究进展。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11(1):58-60。
韦刚简介
韦刚,男,年1月生,安徽省阜阳市人,中医世家,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博士、教授,《世界传统医学杰出贡献奖》和《世界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及《世界传统医学杰出名医奖》《世界传统医学金手指奖》得主,曾在医院工作二十余年,现任中国中医高血压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偏瘫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不育不孕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性功能障碍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疑难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安徽省医院院长。对内科、中医科、皮肤科、儿科部分疑难杂症具有一定的研究。特别对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症、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脑梗、偏瘫、气管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风湿痛,牛皮癣、白癜风、不育不孕、性功能障碍等疑难病具有一定的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家卫生部认可,先后受到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和吕炳奎司长接见和亲笔提词,并授予奖章、奖杯、奖金、证书等。先后在国内发表论文上百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先后支持近百名寒门学子,每年为数百名贫穷家庭免费治病,于年3月被评为安徽省阜阳市好人,年11月3号被央视CCTV应邀赴京就"诚信中国"栏目进行专访。
韦刚 韦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