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国厥阴病治验二则

姜建国厥阴病治验二则

谭智敏

★主审:曲夷

★编辑:尹鹏娟

姜建国,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姜建国名医工作室负责人,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姜建国教授师从著名伤寒学家徐国仟、李克绍教授,进行《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思维”的研究30余年,先后提出20余项新观点,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36部,其中学术专著5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伤寒思辨》、《伤寒析疑》、《伤寒论释难》、《伤寒论品读》、《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伤寒一得》等学术专著。因观点新颖,立论独特,在伤寒学术界颇具影响。

厥阴病为《伤寒论》最为复杂深奥之病,其症状表现多怪异不常,病理上又寒热虚实错杂,给辨证施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近代名医陆渊雷将其称为“千古疑案”。老师多年临证中,抓住厥阴病阴尽阳生、以肝为主的特点,灵活辨证,治愈多例厥阴病患者,现举二例以述之:

1 舌疼案———厥阴热证

薜某某,女,68岁。年5月17日初诊。主诉:舌疼6个月,如吞服辣椒粉样灼痛,口干,常发口疮,伴胃中灼热,喜食冷,时有腰腿酸疼。曾服复合维生素B,亦服中药养阴之品,效果均不佳。舌质红赤,满布裂纹,舌体较大,无苔。脉沉弦略数。辨为肝肾阴虚,相火内炽,虚火上炎,病主在厥阴相火。治当滋补肝肾,清敛虚火。处方:乌梅12g,生地30g,山茱萸15g,知母10g,黄柏10g,桑椹子30g,女贞子12g,地骨皮12g,沙参12g,麦冬12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肉桂3g,细辛3g,甘草3g。7付,水煎服,日1剂。

5月24日再诊,服药舌疼大减,口疮疼痛明显减轻,口中粘腻,时牙痛。舌色较前略淡,脉同前。处方:乌梅12g,生地30g,女贞子12g,地骨皮12g,沙参15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细辛3g,生石膏30g,甘草3g。7付,水煎服,日1剂。

5月31日三诊,舌已基本不疼,牙痛消失,口中粘,腰腿疼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嘱其再服7付以巩固,并以知柏地黄丸善后。

按:本案患者肝肾阴虚,但以肝之相火内炽上炎为重点。舌赤灼痛,口中疮疡,口干均反映这一病机。肝火扰及阳明则胃中灼热,正与厥阴病提纲证之“心中疼热”同。主用乌梅色黑入血,味酸入肝,最善补肝体,敛虚火,尤适用于舌质红赤、胃中灼热之厥阴病者。生地、山茱萸、女贞子、桑椹子甘寒补阴;沙参、麦冬甘凉生津;知母、黄柏、地骨皮清泻相火;肉桂、细辛引火归元;龙骨、牡蛎潜敛虚火。全方滋、补、润、养阴液以治其本,清、透、敛、祛虚火以治其标。二诊口粘牙痛,提示尚有阳明热盛,故加生石膏30g,并加大知母用量以清泻阳明之火。三诊诸症大减说明药已中病。阳易生而阴难长,故收效后嘱服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火以善其后。

2 下寒案———厥阴寒症

姚某某,女,56岁,年12月12日来诊。主诉:下寒5年,加重1年。患者自述每于夜半12点左右即感足部有冷气自骨中透出,渐渐向上蔓延至腰部而止,其冷难耐,如坠冰窖,加衣被或取暖不效,天明则缓。上半身则躁热汗出。患者曾于年4月行右肾及肾上腺摘除术。术后不久即感全身发冷,但症状较轻。年元月因“冠心病”入院治疗。初予温补之剂,感觉良好。后因其血压较高而予以天麻钩藤饮,服之胸痛旋即发作,继而全身发冷,后经已故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诊治,予温阳剂而愈(方已佚)。近年来下半身逐渐变凉至透骨奇冷,夜半而作,天明则缓。胸胃绞痛,其痛掣肾,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涩。辨为厥阴阴阳枢转异常之寒热错杂证,以下寒为主。方以乌梅丸加减:炮附子10g(先煎),细辛6g,干姜10g,乌梅10g,当归12g,党参30g,川芎12g,黄柏12g,肉桂6g,红花12g,葛根30g,甘草3g。7付,水煎服,日1剂。

服7剂后,诸症大减,足冷几不再作。又予前方加减,着着调理胸痹。

按:本案较为罕见,其症之奇在于夜半而作,至腰而止,天明则缓。《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有云“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夜半正是厥阴主时,阴尽阳生之机,夜半冷作正是厥阴枢机异常,不能枢阴转阳而致。腰下为阴位,故至腰而止,天明阳气始隆,内弱之阳得天阳之助稍壮,故天明则缓。治当燮理枢机,调其阴阳。以炮附子、细辛、干姜、肉桂温通阳气以治厥阴之寒;黄柏内清郁滞之相火以除其烦热;乌梅、当归入厥阴血分,滋其阴以敛阳气,养其体而助枢转,数药并行,治厥阴而调阴阳。党参补中益气生血,川芎、红花行气活血,葛根升达阳气,诸品同施,理气血而助枢转。如此阴阳气血并调,厥阴枢机复常而收功。

厥阴病病案临床不太多见,女子多发。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体阴而用阳。七七之后,天癸竭,阴气衰,肝体不充则易致厥阴枢转阴阳之用失常而出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前案厥阴上热之舌疼,后案厥阴下寒之足冷。其症虽异,终不离相火失布,厥阴肝火内郁上炎;或阳虚寒气内逼,厥阴阴阳枢转异常。总之,当领会贯通厥阴阴尽阳生、枢转阴阳、寒热错杂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自能得心应手。

本平台作品为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原创,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禁止其他网站及个人匿名转载。如要进行学术、临床个人咨询或交流,请后期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df/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