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

大量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肺癌治疗的最佳途径。在前面关于肺癌不同治疗阶段的内容中,有给大家分别介绍了中医治疗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如手术后已完成辅助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医巩固治疗,能够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放化疗完成后疾病稳定的带瘤患者,采用中医维持治疗,能够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或下一阶段放化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单纯中医治疗,也能发挥控制肿瘤、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中医巩固治疗

适应人群:手术后无需辅助治疗或已完成辅助治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手段: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中医维持治疗

适应人群:放化疗后疾病稳定的带瘤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或下一阶段放化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手段:中药注射剂±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单纯中医治疗原则

适应人群: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手段: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辨证汤药±中医其他疗法。

治疗周期:2月为1个治疗周期。

肺癌患者常以肺脾气虚、痰湿瘀阻、热毒壅肺、气阴两虚四类证候表现,那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情况分别是如何中药治疗的。

▎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治则: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中药汤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

药物组成: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清半夏、陈皮、桔梗、杏仁。

辨证加减:痰湿盛者,加生苡仁、川贝、炒莱菔子;肾气虚者,加蛤蚧、五味子、枸杞子。

▎痰湿瘀阻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咯出,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或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胸部刺痛拒按,舌质紫黯或见瘀斑,脉涩。

中医治则:化痰祛湿,化瘀散结。

中药汤剂: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甘草。

辨证加减:痰热盛者,加瓜萎、黄芩、鱼腥草。

▎热毒壅肺

临床表现: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气急胸痛,便秘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则:清热解毒。

中药汤剂: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组成:苇茎、薏苡仁、桃仁、冬瓜瓣。

辨证加减:若咳痰黄稠不利,加射干、瓜蒌、贝母;胸满而痛,转侧不利者,加乳香、没药、赤芍、郁金;烦渴者,加生石膏、天花粉。

▎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咳声低弱,痰中带血,气短喘促,神疲乏力,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不欲多饮,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治则:益气养阴。

中药汤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组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知母、生黄芪、女贞子、白芍、当归、枇杷叶、白术、阿胶、炙甘草。

辨证加减:咳嗽重者,加杏仁、桔梗、贝母;阴虚发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知母。

***注意:以上方药的具体组方及用量请在专业医生经辨证后使用。

另外,中医药治疗不仅仅指单纯的中药汤剂,还包括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疗法、中药外治法、滋补膏方等等。无论年龄、性别、疾病分期或治疗阶段,肺癌患者都是可以选择中医药治疗。只是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疾病情况下,有时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以减毒增效为治疗目的;有时以中医治疗为主,扶正或攻补兼施,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来源: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END-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林洪生工作室是由我国知名肿瘤专家林洪生教授领衔,云集20余位肿瘤治疗康复领域名医,专注于肿瘤疾病诊疗及康复调养的国内优秀专家团队。林洪生工作室以贯彻“固本清源”思想为治疗纲领,以“五治五养”的肿瘤治疗手段,结合“互联网+实体”的运营模式,已初步形成多学科融合,一站式管理的综合路径,致力于发展为国际化品质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旨在造福更多肿瘤患者,为生命护航。

林洪生工作室林洪生话健康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sx/157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