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采桑葚去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540736.html

先来看看这是一碗什么???

荠菜?苦菜?人参菜?榆钱?槐花?股扎头?哈哈猜不出来吧?

是时候揭露真相了!

这是嫩桑叶和嫩桑葚,没想到吧?现在野生桑葚还没有成熟,都是绿果,不过话说回来,大自然的小动物们比我们可聪明多了,桑葚只要稍微开始成熟,成群的小鸟就会前来采食,我们根本抢不上。所以还是趁着还没有熟,先采来尝尝鲜吧,剩下的就留着成熟了给小鸟吃吧,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嘛,总不能咱一家独享是吧。

关于桑葚,药典是这样记载的

气微,味微酸而甜。

性味甘、酸,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寒性所以稍微有点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合吃,偶尔吃一点还可以,吃多了就要腹痛拉肚子了,即便不出现这些反应,这点补益的作用也赶不上损伤的作用,得不偿失,所以还是不要眼馋了。

桑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用法用量5~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桑叶是个好东西,虽然是寒凉属性,但是不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我特别喜欢用这味药,尤其是眼睛疾病的时候,效果特别好。桑叶采收应该是秋后,尤其是霜降以后,效果最好。如果用来治疗盗汗的话,只有霜后的桑叶管用,家里有桑树的可以到时候采收一点,用线穿起来晾晒干了就可以用了。

其实桑树全身都是宝,其他的地方也可以做药用。

桑白皮(桑树根的白皮部分)

甘,寒。入肺经。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1.清热泻肺:①用于伏火郁肺,症见咳嗽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面赤,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者,与地骨皮、白薇等同。②用于肺热喘逆,症见咳喘气涌,气息粗促,胸盈仰息,喉中痰涎壅盛,痰多黏稠,多兼身热尿赤、便干,治宜清金降火,与黄芩、大黄等同用。③用于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症见气逆咳喘,咳时面赤,胸胁胀痛,口苦,咽干,痰黏咽喉咳之难出,配用清肝解郁药以清肝火肺热,疗效甚佳。

2.行水消肿:①用于肾病性全身浮肿,与姜皮、茯苓皮等同用。②用于水饮停肺,症见咳喘胀满,痰涎壅盛,胸胁胀痛,即胸腔积液,与葶苈子、椒目等同用。

桑枝

微苦,平。

归肝经。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9~15g。

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

桑树枝治疗风湿关节痛也是很好地效果,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讲过一例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滨州的经济很不发达,老百姓很穷,得了病也没有钱,他就告诉一位有风湿的病人,回家自己采集桑树枝,自己垒一个灶口,上面架一口大锅,周围用席子围起来不要透风,病人就在席子中间,正好在大锅上面,锅里面放水和桑树枝,灶下面用桑树枝生火,用桑树枝的蒸汽治好了那人的风湿病。

桑树在本地极易养活,不需要管理,有条件的在周围种上一两棵,春天吃桑葚,秋天采桑叶,补肾明目两不误。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xt/152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