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高境界养生之惊蛰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今日惊蛰。

惊蛰时期,大部分植物都开始抽绿,此时人体的阳气由冬天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的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的状态。

故而,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因此,惊蛰养生当以护肝健脾为主。

惊蛰养生要点1起居:晚睡早起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

这是因为,过多的睡眠不能顺应春季特性,反而会抑制阳气升发,加重春困。

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活动,减轻困意。

同时,也能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

2饮食:少酸多甘

春天肝气旺容易伤脾,此时,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气过旺,甘味食物可以滋补脾胃。

但,此“甘”非彼“甘”,它不等于甜味食物,而是具有润燥特点的一部分食材。

在此,首推的是山药和大枣,用来熬粥再好不过了。

另外,现代人由于运动少吃得多,肠胃有大量油脂包围,故应饮食清淡,多食膳食纤维以清解里热,如:梨,荸荠,芹菜,荠菜,莴笋,黄瓜等。

3衣着:要适度

惊蛰时节仍是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偏大,民间常用“春捂秋冻”的方法防病。

但多数年轻人认为自身火力壮,可抵挡外邪入侵,早早换了单衣;老人、小儿则多“春捂”捂过头,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

其实春捂最该适度,最好的办法是:外出携带薄外套,根据温差变动,随时增减衣物。

尤其是头颈、手腕、腰腹、小腿这4处,要着重保护。

当然,春捂也是有时间性的,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结束春捂。

4运动:多点花样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全身心地动起来有利于气血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健康无恙。

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家中快走来锻炼身体四肢;适度的下棋、打牌,锻炼头脑醒神;听音乐、唱歌,愉悦一下内心。

养生小技巧1补水:枸杞菊花,明双眸

肝火旺盛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不适症状。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茶饮。

一般来说,眼睛干涩,泡一杯白菊枸杞茶,连续喝三天,基本就能缓解眼部不适了。

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2防病:乌梅白糖,去风热

惊蛰期间亦患风热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补水,津液不足的时候记得喝碗乌梅白糖汤。

3润燥:姜汁离水,止咳痰

惊蛰时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口干舌燥、咽痛音哑。

而梨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口干舌燥时喝点姜梨饮,非常见效哦~

4通便:水煮酥梨,清肠道

便秘者可选酥梨饮:取酥梨1枚,去核切片备用;生山楂5个,去核备用。先将大米50克煮粥,再放入梨片和山楂,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饭后温热服食。

酥梨比起鸭梨养阴功效更强,更适合初春时节高血压、眩晕、便秘者使用。

它与山楂中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果胶含量也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二便。

春季小儿推拿疏肝法。

惊蛰推拿养生

捏脊,从尾骨间至颈根大椎穴3次

?推肾俞穴至肝俞穴5次

?分推肋弓,从剑突至腋中线9次

?推食指、中指掌面,从指尖至指根,各50次

?揉拇指远端第一节,1分钟

注意:手法应轻柔缓和,以小儿能接受为度。

做推法时,可适当使用润肤乳等介质以防止擦伤皮肤。

黑龙江中医院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gupia.com/dpyj/157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